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药及注意事项
2024-01-09 10:27:13
作者:张永刚
作者单位: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关节炎症、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还可能影响其他器官,如心脏、肺、肾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遗传、感染、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和预防需要综合运用药物、康复、自我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手段,以控制病情、缓解症状、保护关节和提高生活质量。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药物有以下几类:

1.非甾体抗炎药(NSAID):可以缓解关节肿痛,减轻炎症,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这类药物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溃疡、出血、肾损伤等,所以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避免长期大剂量服用及联合应用。

2.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延缓病情的进展,防止骨破坏及关节畸形,但该类药物起效较慢,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艾拉莫德、硫酸羟氯喹等。这类药物的副作用包括肝肾功能损伤、骨髓抑制、感染等,所以应该定期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以及时调整用药。

3.糖皮质激素:可以迅速缓解病情,改善症状,常用药物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这类药物的副作用包括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所以应该尽量减少用量和使用时间,逐渐减量停药。

4.生物制剂:是一种新型的抗风湿药物,可以针对性地阻断炎症介质,从而有效控制病情,如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托珠单抗等。这类药物的副作用包括感染、过敏反应、肿瘤等,所以应该在专业医生的监督下使用,注意预防和处理并发症,切用药前需做感染筛查相关指标。

而中医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主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侵袭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关节痹阻,后期合并瘀与虚,临床辨证分型,如风寒湿阻型、湿热蕴盛型、痰瘀互结型、肝肾不足型、脾肾阳虚型等。因此,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原则是辨证施治,祛除邪气,调和气血,通利经络,恢复关节的正常功能。九味羌活丸、独活寄生丸、湿热痹颗粒和痹祺胶囊等是中医常用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成药,它们的主要作用机制如下:

1.九味羌活丸:该药是一种解表剂,具有疏风解表,散寒除湿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寒挟湿导致的恶寒发热无汗,头痛且重,肢体酸痛的证型。

2.独活寄生丸:该药是一种祛风湿剂,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痛消肿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湿阻导致的关节疼痛,肿胀,活动不利的证型。

3.湿热痹颗粒:该药是一种清热利湿剂,具有清热利湿,祛风通络,止痛消肿的功效,适用于湿热蕴盛导致的关节红肿热痛,活动不利,伴有口渴,小便黄赤,舌红苔黄的证型。

4.痹祺胶囊:该药是一种补气活血剂,具有补气活血,祛风除湿,止痛消肿的功效,适用于气虚血瘀导致的关节疼痛,肿胀,活动不利,伴有面色苍白,气短乏力,舌淡苔白的证型。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生活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1.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过于油腻、辛辣、甜腻的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豆制品等,补充足够的维生素、钙、铁等营养素,控制体重,防止肥胖。

2.保持适度的运动,增强关节的活动性和肌肉的力量,如散步、游泳、太极拳等,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防止关节受伤。

3.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面对疾病,避免焦虑、抑郁、自卑等负面情绪,寻求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的支持和帮助,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交活动,提高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4.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失眠等,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和免疫力的提高。

5.保持良好的自我护理能力,根据自己的病情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辅助器具,如拐杖、矫形器、自我保健辅助产品等,帮助自己完成日常生活活动,提高生活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6.保持良好的就医习惯,定期复查,按时用药,遵循医嘱,及时反馈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参加一些有益的康复和教育活动,增加对疾病的了解和掌控,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