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生物学差异”的解密
2024-02-23 11:44:37
作者:宋建
作者单位:济南市长清区人民医院  检验科

在检验医学领域,很多检验结果存在“生物学差异”,那什么是“生物学差异”呢?人体的化学和物理学性质随环境(如海拔、失重、暴露于光线)、气候(季节律)、性别、年龄、生理学(月经、绝经、身高、体重、冲动、姿势等)、生活习惯等的不同而在个体内和个体间发生不同的变化。简单来说,“生物学差异”就是由于生理变化而引起的检验结果的改变,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波动。这种由非病理学变化引起的人体内环境改变,称之为生物学变异。

一、性别不同:男性雄激素水平显著高于女性,而雄激素具有促进造血的功能,因此男性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水平均高于女性。男性与女性的血红蛋白参考范围是不同的,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衡量不同性别的人群是否贫血。

二、年龄不同:比如儿童和青少年在骨骼发育期,其体内代表骨骼生长发育的碱性磷酸酶水平会生理性增高。在肝功能检测时会发现碱性磷酸酶(ALP)的含量儿童生长期会明显增高甚至出现翻倍现象,这些提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是正常表现,家长不必担心。另外孕妇孕期胎盘碱性磷酸酶含量多,体内宝宝骨骼不断生长发育,会导致代表骨骼生长指标的碱性磷酸酶就生理性增高。孕妇血常规化验结果常常显示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值,提示贫血,其实这也是生理性的,因为孕妇体内血容量显著增加,特别是孕中后期,所以孕妇的贫血只是一种生理性贫血,等宝宝出生后,就会恢复正常的,无需治疗。

三、运动:运动员与不常运动的人群相比,其血清骨骼肌的相关酶活性更高,这可能是缘于骨骼肌肉含量的增加和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的挤压引起的。马拉松运动以后,血液钾、钠、钙、碱性磷酸酶、清蛋白、糖、无机磷、尿酸、尿素、胆红素、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均升高1倍以上,特别是肌酸激酶会升高4倍以上。

四、饮食  饮食习惯及人体对食物的吸收可以非常显著地影响血浆成分的组成。一顿标准餐后,三酰甘油增加50%,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增加20%,胆红素、无机磷、钙、钠和胆固醇增加5%左右。其中饮食结构不同,对上述指标的影响也是各有不同。高脂肪饮食会使三酰甘油大幅度升高,高蛋白饮食会使氨、尿酸和尿素升高,而素食主义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非素食主义者下降37%和12%。这也是指导我们要低脂、低盐健康饮食的重要因素。

五、时间变化:白细胞就属于生理波动性较大的检验项目,一般认为白细胞计数波动在30%以内都无临床意义。引起白细胞计数生理改变的因素包括年龄、时间、运动、疼痛、情绪、妊娠、分娩、吸烟等。

所以,大家发现体检检验报告有异常提示时,先不要过度紧张,应全方面了解结合身体所处的状态结合临床表现等认真听取临床医生的建议。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