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早期识别脑卒中?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神经系统疾病,通常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大类,常出现以下突发症状:
1、患者可能出现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该症状可能是脑卒中的征兆之一。
2、患者也可能出现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这可能表明脑卒中引起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导致面部感觉异常或肌肉活动不协调。
3、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也是脑卒中的常见表现之一。
4、双眼可能会向一侧凝视,或出现单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这可能是脑卒中影响了视觉神经或引起了眼部功能异常所致。
5、患者还可能出现眩晕伴呕吐的症状,伴或不伴严重头痛。
6、意识障碍或抽搐也是脑卒中的症状之一。
“辛辛那提院前卒中量表”测试可以帮助快速识别脑卒中。这个测试包括三个步骤:
笑一笑:请患者露齿或微笑。如果一侧面部的表情不正常,可能是脑卒中的症状之一。
动一动:请患者闭眼,双臂平举10秒钟。如果一个手臂无法维持平举状态,可能是脑卒中的症状之一。
说一说:请患者复述一句短语。如果患者说话不清楚或者无法说话,也可能是脑卒中的症状之一。
二、预防脑卒中的措施有哪些?
90%的脑卒中(包括出血和缺血)风险归因于10个可控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活动少、腹部肥胖、高血脂、烟酒、饮食、心脏原因、糖尿病及心理压力大;其中34.6%的卒中归因于高血压。故脑卒中的预防措施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
1、控制“三高”
控血压: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肾病者,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老年人(年龄>65岁)收缩压一般应降至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
控血糖:理想水平为空腹血糖小于7mmol/L。
控血脂:血脂异常者主要以低密度脂蛋白作为血脂的调控目标,应将其降至2.59mmol/L以下。
2、合理膳食
(1)低钠饮食:减少钠盐的摄入量可有效控制血压,进而降低卒中风险。建议每人每日食盐量以不超过6g为宜。
(2)优“脂”饮食:因动物性脂肪的摄入有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故日常饮食应适当减少此类食物的摄入。
3、戒烟、限酒
烟和二手烟暴露会导致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任何年龄戒烟均可获益,戒烟越早越好。
少饮酒,不酗酒:尽可能不饮酒或饮用低度酒。
4、控制体重
控制体重不仅是单纯地减肥,同时还可降血脂,改变血液黏稠状态,降低动脉硬化的风险,从而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5、适当运动
成年人每周应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或每天进行中等强度运动30分钟以上,每周3~5天。提倡有氧运动,可以消耗体内多余脂肪,降低胆固醇,防止高血脂的发生。
6、保持平和心态
减少心理压力,避免过度紧张、愤怒、激动和忧郁等情绪发生,可减少刺激心脑血管系统,利于血压、血糖控制,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总之,脑卒中发病率非常高,而且目前发病趋势已经开始向年轻化发展,不仅老年人会患脑卒中,中青年人也是高发病人群,尤其是40~55岁的人群。因此,我们一定要积极预防脑卒中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