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糖尿病
糖尿病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组织细胞对胰岛素反应不敏感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在我国,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在12%左右,大约每8个成年人里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且患病率呈升高趋势,目前糖尿病患者数超1.4亿,是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糖尿病最常见的两个类型:1型糖尿病:患者自身通常不能分泌胰岛素,需要注射胰岛素来维持生命,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发病人数占糖尿病患者的5%左右。2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升高,多见于成年人。发病人数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此外还有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WHO规定的糖尿病诊断依据为:“三多一少”的糖尿病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和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11.1mmol/L(200mg/dl)或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200mg/d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会引起多种眼部并发症,比如青光眼、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由于糖尿病眼病引起失明的人数要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5倍。最严重和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英文缩写为DR,DR是糖尿病的视网膜并发症,是因长期高血糖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损害,其同时合并视网膜神经胶质网络病变;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致盲性眼病。研究表明,全球范围内大约每3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名DR患者。在我国,DR也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糖尿病患者中DR的患病率为22.4%。DR是工作年龄段人群视力损伤和失明的主要原因。
有哪些典型症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很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发展,可有不同程度视力障碍。一旦病程发展严重,自觉症状可多种多样,归纳一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表现:
1.视力下降:视力模糊、复视、视物变形或阅读困难。
2.眼前黑影:视野中有飞蚊症(眼前出现黑点,随着眼球转动而飘动)或斑点。
3.视物变形:视物感觉异常,扭曲变形。
4.视野缺损:视力部分或全部欢失,或视野中有阴影、遮档。
5.眼球疼痛:眼球疼痛、压迫或持续发红。
患了糖尿病是不是一定会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患了糖尿病是否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取决于:
1.患病时间的长短。糖尿病病程是DR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加长,眼底病变发病率逐渐升高,并且随着病程的延长而逐渐加重。
2.血糖控制情况。血糖是影响DR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如果血糖控制不好,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就会提早出现,病变程度发展更快。
3.DR的主要危险因素还包括高血压、高血脂。DR的发生发展还与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还与糖尿病肾病、妊娠、肥胖、易感基因等有关。
日常预防怎么做?
很多患者都认为只要没有症状就代表没有并发症,这是非常错误的认识,因为血糖水平的轻度升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不足以引起严重的症状,但是一旦有了典型的症状可能就已经不是早期了。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预防DR的发生和发展呢?
1.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受到全身疾病的控制和影响。降低血糖、降低血压及调节血脂是防治DR的基本措施。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DR的根本,所以从发现糖尿病开始就应进行积极有效的血糖管理。早期血糖控制,对于DR预后至关重要。严格控制血糖,可以预防或减缓DR病变进展。糖尿病患者,理想情况下血糖应控制在以下范围: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0毫mmol/L。要做到:注意饮食、多运动、戒烟限酒、遵医嘱服药、定期监测血糖。
2.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有些糖尿病患者虽视力正常,但可能已经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以定期进行眼底筛查,早期发现无明显视觉症状的视网膜病变,并及时治疗威胁视力的DR,至关重要。对于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开始筛查DR的时间节点有所不同。
(1)1型糖尿病(T1DM)患者,对于12岁前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在12岁后开始进行眼底检查,以后每年检查一次;12岁后诊断的T1DM患者建议在病程5年内要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以后每年检查一次。
(2)2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确诊时就应进行首次全面眼科检查,以后每年检查一次。
(3)怀孕前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应在妊娠或第1次产检时筛查,妊娠后每3个月筛查,产后1年时筛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怀孕期间不需进行眼底检查。
糖尿病患者的治疗
1.全身系统的慢性病管理:全身系统的慢性病管理对于DR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具体的管理措施包括科学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
2.眼科的局部治疗:眼部的局部治疗包括激光光凝、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和手术。根据DR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合并DME来决策是否选择激光治疗,必要时可行玻璃体切除手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类可防、可控、可治的眼病,正确认识糖网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视力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