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在全球广泛流行,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其中肺结核是结核病最主要的类型。引起肺结核的元凶是一种叫结核杆菌的细菌,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熟悉结核病的基本防治知识,以保障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菌复合群引起的,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和田鼠分枝杆菌,人肺结核的致病菌90%为结核分枝杆菌。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且除指甲、毛发、牙齿以外的全身所有器官均可发生结核,而肺部是结核最常发生的部位。
肺结核是如何传播的
1.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结核病患者,尤其是痰菌阳性者,主要通过咳嗽、喷嚏、大笑、大声谈话等方式,把含有结核菌的微粒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
2.呼吸道飞沫传播是肺结核最重要的传播途径,经消化道和皮肤等其他传播途径现已罕见。传染性的大小取决于痰内结核菌数量的多少。直接涂片法检出结核菌者排菌量较大,直接涂片法检查阴性而仅培养阳性者排菌量较小。
3.与肺结核病人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学习的人都是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有可能感染结核菌,应及时到医院去检查排除。
4.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尘肺病人、老年人等都是容易发病的人群,应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
肺结核有哪些症状?
咳嗽、咳痰超过2周,出现咯血或痰里带血丝是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此外,胸闷、胸痛、午后低热、夜间盗汗、全身无力、食欲减退或体重减轻等也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
肺结核如何预防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的主要措施。新生儿进行卡介苗接种后,仍须注意与肺结核患者隔离。尽管卡介苗接种对预防成年人肺结核的效果不理想,但对预防由血行播散引起的结核性脑膜炎和血行播散性结核有一定作用。
结核病筛查对象主要是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包括患者的家庭成员、同事和同学等。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要按照肺结核可疑者的诊断程序督促有症状者的密切接触者到医院或结防机构进一步检查。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患者隔离。预防主要措施:
1、肺结核患者排菌期间的痰液具有传染性需要消毒或焚烧处理。因此病人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对着别人大声咳嗽、说话,更不能随地吐痰。
2、患者最好单独居住,外出或与人共处一室时,需佩戴口罩,以减少传播机会,保护身边人。
3、患者的被子、衣物要经常晾晒。
4、家里经常通风换气,一般早晚各开窗通风1-2小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5、患者的家庭成员要主动进行体检,如被感染必要时应进行药物预防。
6、肺结核对人群普遍易感,特别是儿童、老年人、以及免疫力低下者,针对易感人群:初生婴儿应进行卡介苗接种。
7、免疫力低下者应加强营养,均衡饮食,多食肉、蛋、奶和水果,富含钙及维生素的饮食有助于增强抵抗力。
8、适当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提高身体免疫力。早睡早起,不熬夜,保持良好心情。
如何诊断肺结核
肺结核诊断步骤为具有结核中毒症状(低热、乏力、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或伴呼吸道症状者(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伴咯血、痰中带血),或通过健康体检发现的肺部阴影疑似肺结核者,应考虑为肺结核可疑者,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明确是否为肺结核。
病原学筛查程序为肺结核可疑症状﹑TST检测强阳性/IGRA阳性﹑EC阳性﹑胸部X光片异常者进行病原学检查;病原学阳性者需进一步开展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性实验。病原学阳性的标本﹑核酸及菌株应予保留,以备进行结果复核及开展菌株同源性检测。
规范肺结核全程治疗
国家对肺结核病的治疗费用实行“收、减、免”政策,对咳嗽、咳痰超过三周的可疑结核病人实行免费检查,对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提供免费的由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统一化治疗方案所需的抗结核药品。肺结核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通过正规治疗85%的肺结核病人都可以治愈。
1.肺结核治疗全程为6-8个月,耐药肺结核治疗全程为18-24个月。
2.按医生要求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病人都可以治愈。自己恢复健康,同时保护家人。
3.肺结核病人如果不规范治疗,容易产生耐药肺结核。病人一旦耐药,治愈率低,治疗费用高,社会危害大。
肺结核病人应注意什么
个人接触或探访肺结核病人时,应正确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规范落实手卫生。肺结核患者应做好个人痰液管理,做好呼吸道卫生及咳嗽礼仪,居住房间要定时开窗通风。
结核菌经100℃煮沸后立即死亡,经70℃10分钟、60℃1小时可将其杀死。食具、痰液等可用加热或煮沸消毒。结核菌对阳光和紫外线都非常敏感,对一些衣物、被褥、书籍等可以用阳光或紫外线照射消毒,肺结核患者住的房间或办公室可以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方法消毒。10%的来苏水溶液1-2小时、20%漂白粉溶液浸泡2小时、5%的84消毒液5分钟可以杀死结核菌,可用于痰液等消毒。
结核病是一种可治愈、可控制的疾病,但我国目前耐药情况比较突出,而抗结核新药的研发和引进又相对滞后,需要强化全民卫生健康意识,加强基层公共卫生资源与管理,减少误诊与漏诊,规范化与个体化抗结核治疗相结合,方能提高治疗成功率,最终战胜结核病。
2024年3月24日世界防治肺结核病日,宣传主题将继续沿用2023年的主题“Yes!We Can End TB”。了解肺结核,让我们共同为终结结核流行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