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病理的生物安全防范知识
2024-01-05 15:29:43
作者:胡馨予
作者单位: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病理医技人员,在标本取材、快速切片和诊断过程中,如何正确保护好自己的健康安全,尽量避免组织标本传染性病原体气溶胶的不良暴露,病理生物安全如何防范?

一、标本转运与申请单时的生物安全防范

1. 重视申请单污染风险

(1) 标本放入专用“术中快速标本转运箱”时,标本与申请单应分开放置,防止申请单污染。

(2) 不用污染的手套触摸申请单,每天工作结束后申请单统一放入烤箱消毒。

(3) 申请单不慎污染时,可复印新申请单,并擦拭消毒复印机,污染申请单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2. 转运箱消毒:每次使用后用75%酒精做物表消毒。

二、快速取材时候的生物安全防范

1.  在下排风或侧排风良好的取材台进行取材;有条件时宜采用生物安全型取材台,或在取材上方设置离子新风;

2.  取材室应使用全新风空调系统:使用空气内循环的空调系统时应关闭回风功能,以免引起生物气溶胶二次污染;

3.  取材人员应穿戴好面部防护用品及隔离衣:针对每例传染性标本工作完成后立即更换手套、帽子、口罩、隔离衣等个人防护用品;

4.  当天工作完成后,对取材台面使用消毒湿巾进行物表消毒:取材器械需浸泡消毒,浸泡时打开剪刀,取下取材刀片,消毒剂为含氯消毒剂1000mg/L,器械需浸泡>30min。

三、冰冻切片时的生物安全防范

病理科的冰冻切片通常是在-20°C至-40°C处理组织样本,工作人员应避免冻伤、处理冷冻物品及锋利刀片造成的伤害,除此之外,冷冻切片室内组织样本经过修整、切割会产生很多微米大小的碎片从而形成生物气溶胶。因此需注意生物气溶胶的安全防护。

1.冰冻切片室不宜使用空气内循环的空调系统,宜设带有新风和排风气流控制的空气处理系统。

2. 应穿戴面部防护用品及隔离衣:针对每例传染性标本工作完成后立即更换手套、帽子、口罩、隔离衣等个人防护用品。

3. 存在或可能存在任何病原体时,千万不要使用快速冷冻喷雾剂:因为使用喷雾剂可雾化样本上的传染性病原体。

4. 冷冻切片机内组织碎屑应倒入专用医疗垃圾袋封口后统一处理。

5. 当天工作完成后,对冰冻切片室进行物表消毒:冷冻切片机消毒方法按各机型消毒规范进行,消毒时严禁打开切片观察窗。

6.显微镜诊断时应避免载玻片封片剂挥发造成诊断医生口鼻吸入:可采用热风枪或常温通风来加速封片剂挥发。

7.触摸申请单后,注意做好手部卫生。

四、工作人员防护

1. 做好通风管理,严格落实手卫生规范要求,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戴乳胶手套。

2. 检测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3. 防护用品被污染时应当及时更换并进行妥善处理。

4. 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戴手套前应当洗手,脱去手套或隔离服后应当立即流动水洗手。

5. 严格执行锐器伤防范措施。

6. 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进行清洁与消毒。

7. 离开实验区(或下班前)应当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五、病理科应建立标准预防措施的建议

1.手卫生:在日常工作中应严格采取手卫生措施,尤其是戴手套和穿个人防护装备前,对患者进行无菌操作前,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及其污染物品或污染环境表面之后,脱去个人防护装备过程中,需特别注意执行手卫生措施。

2.手消毒:用含氯、乙醇、过氧化氢等手消毒剂消毒(戴手套不能代替手卫生,摘手套后应进行手卫生),避免使用洗必泰类手消产品。

3.室内各区域空气消毒:有人条件下循环风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移动式空气消毒机每日全科室各区域循环消毒。

4.物表消毒:擦拭物表应按由洁到污的顺序进行清洁消毒工作,先擦拭接触相对较少的环境表面,再擦拭经常接触的环境表面。

5.一般取材器械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5000mg/L消毒液,浸泡>30min。

6.防水围裙及袖套消毒:每日浸泡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5000mg/L消毒液,浸泡>30min后取出晾干,可重复使用。

7.使用后的抹布及拖把:应分别在10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消毒30min,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8. 标本接收、核对和运输流程:应对相关所有人员进行生物安全专项培训。

9. 医疗废物的处理:严格按照医院废物处理办法执行,按照医疗废物类别及时分类收集。

10.加强标本车及医疗废物运送工具的消毒:每次标本转运后,对运送工具进行内外清洁和消毒。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