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谓牙周炎
牙周炎的发病率较高,以口腔内牙齿周围发炎为主要特征,而牙菌斑、牙石则是主要致病原因。据相关调查显示,成年人患上牙周炎的概率较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也会随之加剧,长期未展开有效治疗,就会导致牙齿松动,或是牙槽骨吸收情况的发生,这也是让人拔牙的关键原因。
2、牙周炎有哪些症状?
(1)牙龈流血
针对牙周炎患者来说,往往会出现牙龈出血现象,特别是在用餐或刷牙时,当牙龈受到刺激后,就可能出血。这里要说一下的是,牙龈出血是反映牙龈不健康的关键指标,此时可考虑牙龈炎症,而对于是否严重,则需到医院由医生展开专业判断。但这里也要说一下的是,一些牙周炎患者刷牙时并不会出血,如长期吸烟者,其牙龈质地较为坚韧,就算出血也不明显,极易被忽略。
(2)牙龈红肿
牙周炎患者一般会有牙龈肿痛现象,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另外,受炎症的影响,患者也会出现牙周炎,进而会感到剧烈疼痛,此时就需及时考虑牙齿根方的骨头是否存在损坏吸收现象。总之,出现牙齿肿痛,要及时到医院治疗。
(3)口臭
牙周炎患者也会有口臭现象,这主要是因为牙周炎会导致口腔出血,随着细菌的滋生,口腔中就会有异味产生。
(4)牙龈发胀发痒
牙周炎可致牙龈肿胀,但一些患者并不会感到疼痛,可能会伴有发痒症状。但这里要说一下的是,不疼痛并不表示其不具危害性,当牙龈有明显肿胀感,用手可触摸,就表示牙龈发胀了,如若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对牙龈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
(5)牙齿移位
牙周炎可导致上下牙齿移位,很多患者可能不理解,这与牙龈、牙槽骨受到损害有关,但松动一般不明显。另外,一些患者就算牙齿发生了位置性变化,其并未察觉到,简单的认为只是牙齿缝隙变大了,或是门牙向外突出,其实这就是牙周炎所引起的。
3、牙周炎的常见危害
(1)牙齿脱落
针对牙周炎患者而言,如若治疗不当,或是未展开有效治疗,牙龈就会朝着牙根方向退缩,或是出现牙缝变宽等情况,当到一定程度后,牙齿就会因支持力不足而出现松动,最终造成牙齿脱落。
(2)加重胃肠道负担
牙周炎患者出现牙齿脱落情况后,其咬合功能作用也会随之被削弱,在影响消化吸收的同时,也会加剧胃肠道负担。
(3)引起牙周脓肿
一些患者的牙周袋较深,且蜿蜒曲折,加之治疗不及时,随着机体抵抗力的下降,就可急性发作,从而形成牙周脓肿。牙周脓肿形成后,患者主要以牙周围肿胀、疼痛等为表现。
(4)引起牙髓炎
一般而言,受牙周袋较深的影响,牙周袋内的细菌、毒素就会经根尖孔等途径进入牙髓,从而演变为牙髓炎,患者压痛症状加剧,包括自发痛、放射痛、刺激痛等。
(5)加重糖尿病
对于本身就患有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来说,如若未及时展开牙周炎的治疗,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会明显提高,这就增加了胰岛素的用量。另外,患者并发症风险也较高,包括酮症酸中毒、眼底病变等。
(6)其他
针对牙周炎患者来说,口臭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症状,这就会影响日常社交,降低生活质量。同时,病灶也会影响附近组织及身体其他器官,这就会引发相关疾病,如消化道疾病等。
4、如何预防牙周炎?
(1)保持口腔清洁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口腔的清洁,减少牙菌斑的形成,如正确刷牙,并应用牙线等辅助工具,旨在保持口腔卫生。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牙菌斑的清理,需应用到机械方式,简单漱口是无法清除牙菌斑的,需到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处理。这里还要说一下的是,牙齿间有很多细小的缝隙,也存在牙龈沟,此类位置较为隐匿,清洁牙齿是难以清洁到,故在刷牙就需重点清理不易清洁的死角。通常情况下,建议早晚各刷牙1次,午饭后可增加1次,并合理的选择牙刷,刷头避免过大,以便于在口腔内转动,对各部位牙面进行清洁,尽量减少对牙龈、牙齿的刺激。此外,如若已经有牙结石形成,建议定期接受专业性洁治术。
(2)做好口腔检查
牙周炎前期症状不明显,极易被忽略,故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就显得尤为必要。这里要说一下的是,牙周炎的破坏并不只是牙菌斑造成的,也可能是遗传因素,故需要经专业的检查来进行判断。此外,如若假牙等修复体不良,也可能会有牙菌斑形成。所以,我们需定期到医院接受口腔检查,除了能及时发现口腔疾病,也可避免错过最佳干预时机。
(3)改善饮食
日常生活中,如若喜欢喝可乐、冰红茶等饮料,就极易患上牙周炎等牙齿疾病。以碳酸饮料为例,长期应用会伤害牙齿及牙周组织。所以,需合理饮食,睡觉前如若摄入了酸性食物,避免马上刷牙,以保护牙齿。建议先漱口,过一会儿再刷牙。
总之,牙周炎的出现会严重降低生活质量,如若未注意防止则会对牙齿造成危害,大家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