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河车,是人的胎盘加工干燥的产物,其名可见于明代李时珍著作《本草纲目》。中医普遍认为,紫河车具有补精、养血、益气的功效。在现代药理临床研究也证明紫河车含有多种与治疗疾病有关的激素、酶、微量元素以及胶原蛋白等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使得紫河车具有抗病毒、抗癌、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因此在妇科疾病、泌尿系统、肿瘤细胞等方面的临床研究有一定或显著的疗效。尽管作为我国一味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名贵中药材,但存在伦理冲突、现行质量标准较低和产量逐渐降低等问题,紫河车以及相关中成药如河车大造丸在2015版《中国药典》中已被删除。本文通过对紫河车使用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现行使用管理风险,以提高大众对紫河车用药的安全性和认知。
紫河车使用现状
紫河车无毒、无刺激、使用较为方便,在临床上多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目前市面上存在不少于25种含有紫河车的产品。如,生产紫河车胶囊的企业有10家药企登记在册,参茸卫生丸有24家药企登记在册。但是,或因中药材成本的提高、药材来源减少,销量减少,同种疗效可用其他便宜药物替代等原因,曾经使用的健延龄胶囊,河车补阴丸,益气养元冲剂,已不再生产。
紫河车现行风险
1.来源风险:紫河车获取来源为胎盘,而胎盘不得买卖,健康的胎盘要么是孕妇自行带走,要么是医院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置。但是实际上国内药厂对紫河车的需求量较大,其获得紫河车的途径以及相关市场是较为混乱的,尤其在偏远的小医院、卫生所以及医疗废物处理厂对胎盘的管控较为松散等问题下,可能存在私下的利益售卖的风险,甚至将有肝炎等传染性疾病的胎盘流入市场。
2.伦理问题:紫河车本质是来源于人体,相较于被药厂制备成相应的中成药食用,人们对直接烹煮入食的接受程度更低。
3.安全性:为获得暴利或者降低生产成本,出现以动物胎盘冒充人体胎盘、用明矾、巩等物质进行人为增重、胎盘血液清洗不净以及未长时间高温烹煮导致乙肝病毒残留等情况。
关于紫河车使用的讨论
紫河车价格从百元到千元不等,相较其他类似疗效的药物,性价比不高,质量和来源无法获得可靠监管。并且,紫河车作为血肉有情之品,主要来源于产妇分娩后,吃紫河车从心理来上说有种吃食人体组织的感觉,也是目前人们排斥紫河车直接炖煮的主要原因,以上使得紫河车的销量与使用都在逐年减少。
2023年7月,湖南省卫健委回复湖南省人大代表有关允许产妇将胎盘捐给药企制成药品等相关提案,并表示支持探索和积极向国家卫健委提议尽快建立紫河车“合理利用、规范使用”的机制。由政府牵头,使紫河车的收购透明化,严格打击非法收购,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尤其严惩故意售卖带有传染病的紫河车的不法分子。政府、医疗机构以及民间组织也应通过印发宣传手册,制作科普视频,举办相应活动等方式,来普及个人对紫河车以及胎盘的正确认知,增强胎盘不能进行买卖的法律意识。
总结
紫河车作为一味中药材,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虽已经被驱逐出《中国药典》,但是不能否认紫河车显著临床作用。政府、医疗机构、研究人员以及个人通过合理使用、规范管理、合法监管,积极探索紫河车的质量安全和临床疗效等方式,助力振兴中医药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