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磁共振成像)主要是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能量脉冲对人体内器官和结构进行成像的检查。在早些年,包括胸部疾病等类似的疾病诊断检查中,主要使用X射线、超声波、CT扫描等,随着MRI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进步,就现阶段来看,MRI技术在许多情况下,尤其是患者病情复杂的情况下,MRI能够比CT、X射线等为医生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
总而言之,MRI作为继X线和CT之后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像技术,对病患者在腹部实质器官检查、脑部检查、肌肉组织检查、神经系统检查中,成像分析方面具有着绝佳的优势。然而,MRI比其他检查费用要搞,且采集时间比较长。这种情形造成两种局面。一种是费用成本高;另一种是恰恰由于成本高、时间长,所以让很多患者家属甚至部分医护人员认为MRI更专业,肯定比CT清楚。然而,真相真是如此吗?事实上,如何选用CT和MRI,在病理诊断环节,各自有自己的最佳适用范围。与此同时,MRI也并不是完全万能的。
胸部疾病成像检查因病情而异
让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胸部CT和胸部MRI,即依据患者胸部疾病类型以及具体检查成像的检查,来定夺。
(1)胸部CT
胸部CT,适用于检查胸壁类疾病、肺脏类疾病、肿块类疾病等类型的疾病。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胸壁类疾病进行CT检查的必要性和诊断意义。一是有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二是可以为主治医生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在拍摄胸部CT时,首先就能够有效确定胸壁类的疾病。如果发现胸片上有一些没有办法显示出来的胸壁增厚,这说明可能就会存在胸膜增厚的疾病。而如果发现存在胸腔积液时,也同样可以通过胸部CT来检查。可以发现胸膜间存在小肿块,也可以知道是否存在转移瘤。
其次,肺脏类疾病进行CT检查。患者在选择拍摄胸部CT时,也能够有效确定是否患有周围型肺癌。还可以通过胸部CT来检查是否患有气管炎,是否存在肺部支气管狭窄。
第三,肿块类疾病进行胸部CT检查。此类患者,通过拍摄胸部CT,能够有效的发现肿块的位置,确定肿块的范围。如此一来,可以辨别出患者是否存在钙化性疾病,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脂肪性疾病。
总而言之,CT最大的功效就是,可以帮助很多胸部患者发现一些早期隐藏、症状不易察觉的疾病。
(2)胸部MRI
目前胸部MRI主要应用于检查纵膈病变、心脏和大血管疾病、胸廓疾病,也可以包括乳腺磁共振检查。
胸部MRI检查中,包含一系列常规性的检查,比如有成像序列、参数、扫描方位等。这也是为什么MRI成本要高、检查时间偏长的原因所在。
与CT最大的不同就是,MRI不但要横断面图像,还要冠状面图像和矢状面图像。与此同时,胸部检查的具体方案,会受到胸部不同具体位置的影响。因为人的胸部不同部位的解剖特点、组织结构都不同,所以为了追求各自最佳成像效果和精准度,必然需要采用不同的扫描方位、选择适当具体部位的脉冲序列和扫描参数。
(3)对于部分患者群体而言,CT是首选
对于婴幼儿、危急重患者,基本都是以CT检查为主。一是简单直接,二是保证时间效率,因为此类患者疾病治疗刻不容缓。
胸部CT和胸部MRI可以互补
上文中提到了,胸部MRI检查与胸部CT最大的不同就是:MRI不但要横断面图像,还要冠状面图像和矢状面图像。
从图中可以简单看出,CT主要是穿透人体后,由于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不同,所以会呈现出不同的密度差别,而胸部各位置的情况自然会很明显,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情况。
胸部MRI检查,恰恰相反。它是利用原子核旋运动的特点,借助磁场效应,射频脉冲激发,产生信号,然后信号数据迅速转化成为图像。
单从成像原理这一点足以看出,CT和MRI各自成像结果是不同的。既然不同,那么是否可以互补?也就是说,两者都可以参与其中?
临床实践告诉了我们答案,那就是胸部CT和胸部MRI是可以互补的,但是并不是绝对必要性的。即,依照患者实际病情检查需要而已,可以分别各自选择MRI技术或者CT技术,也可以是当某种检查无法完全帮助医生判断和了解患者病情病症病况时,继续进行另一种检查。因为CT和MRI胸部检查拥有各自的优势,也具备各自的缺点。两者外观大致相同,但成像原理截然不同,所以目前临床很多患者在检查的时候,不少情况下,医生都是建议患者依次进行CT和MRI,如此一来,两者互补。
例如,上文中提到的婴幼儿、危重患者,由于情况特殊,必然首选CT。待病情稳定后,进一步全面观察,可以考虑继续用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