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带你了解MRI检查
2024-02-28 10:48:09
作者:李威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
磁共振成像(MRI)是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用于临床的一项新的影像学诊断技术,能够提供传统的X线和CT不能提供的信息,是诊断颅内和脊髓病变最重要的检查手段,目前我国各大医院已普遍应用。本文在此科普一下MRI检查知识。

什么是磁共振?

1.磁共振的定义:磁共振是指处于静磁场中的原子核受到一定频率的电磁波作用时,将在他们的磁能级间产生共振跃迁,是原子核与磁场发生的共振,所以称为磁共振。

2.磁共振的原理:通过改变体内组织器官中的氢质子磁场后,分析不同组织中氢质子对磁场的不同反应来重建出不同器官的形态结构。

3.磁共振的特点:该检查对身体不产生电离辐射,对人体非常安全,无骨伪影,软组织对比度良好,除(肺、胃肠道显示欠佳外),尤其是DWI(弥散加权成像)是唯一能够无创检测活体内水分子扩散运动成像的方法。

磁共振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1.受检者不能将任何铁磁性物质带入检查室,检查前需要更换检查服。

2.安装心脏起搏器、神经刺激管、血管夹、支架、人工心脏瓣膜重度心肾功能不全者禁做MRI检查。

3.如果体内有人工关节,骨科固定器植入,空间恐惧症、心脏病、癫痫、躁动、心功能不全或有药物过敏史需要提前告知检查人员。

4.腹部检查、盆腔检查,要求空腹。

5.小儿检查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镇静剂,检查前一晚上尽量让孩子睡眠减半,以利于检查顺利完成。

6.因为扫描检查室的空间比较狭隘,而且在检查中机器会产生较大的噪音,检查时间依部位的不同需10分钟左右,受检者需静躺不动,避免因移动而造成伪影。受检者在检查中可采用闭眼、呼吸放松、想象的方式减低焦虑。按照检查部位不同,有些检查需要憋气,每次10~20秒,患者务必配合,患者可通过麦克风与医师沟通。

磁共振检查的常见问题

1.为什么铁磁性物质不能带入磁共振扫描室内?MRI系统主磁体强大吸引力产生的投射效应是MRI室最大的安全问题之一,越接近磁体,磁场增大,任何被磁体吸引的物体都会对病人或医生造成伤害。这些物体有(缝衣针、别针、螺丝刀、扳手等),也可能是(氧气瓶、吸尘器、工具箱等大物体)。

2.为什么安装心脏起搏器的人不能做MRI检查?磁共振强大的磁场会引起心脏起搏器工作异常或者停止工作,从而导致心脏骤停或其他严重的后果。同样安装冠状动脉支架的人都不能做MRI检查。

3.MRI检查为什么身体会发热?有什么影响?人体受到电磁波照射时将其转为热,其生物效应主要是体温的变化。所以检查时身体会有发热属于正常现象,检查结束后身体发热也会自动消失。人体散热不好的器官,如睾丸、眼部也要慎做MRI检查。

4.MRI检查时为什么病人必须保持身体不动?在MRI扫描过程中,如果患者运动,如颈部检查时吞咽运动、咀嚼运动,头部检查时病人头部不自主运动、眼眶检查时眼球运动、膝关节检查时下肢运动等,均可在图像上造成各种不同形状的伪影,致使图像模糊,质量下降,影像诊断。

5.为什么患者在MRI检查时要戴耳塞?MRI装置的音频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噪声是由于磁体冷却系统即冷头的工作而引起的噪声,这种噪声一般比较小。动态噪声是指扫描过程中由梯度场的不断开启和关闭而形成的。梯度磁场是MRI扫描时的噪声最主要来源。由于主磁场的存在,梯度线圈中快速变化的电流产生很强的洛伦兹力,使梯度线圈发生移动或颤动撞击托架,从而产生扫描时的特殊噪声。而扫描序列不同,其噪声的大小、频率也会不等,所以完成一个部位的检查,会遇到多种噪声,噪声大小一般在70~80分贝,戴上耳塞后患者一般均能耐受。

6.为什么MRI检查时间较长?因磁共振成像多参数、多序列、多方位成像,每个部位需要3~4个序列、2~3个方位,而每个序列需要2分钟左右,而CT只有一个方位,不存在多序列,所以磁共振扫描时间较CT相对较长,单一部位需要10分钟左右。

7.MRI检查为什么需要增强?所谓磁共振增强扫描是老百姓说的“加强”磁共振。是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后扫描,目的是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对病变的定性、定位及侵犯范围的甄别提供帮助,特别是鉴别有无肿瘤、肿瘤与其他疾病的鉴别上意义重大,对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指导作用。磁共振增强时,不需要过敏试验。

8.哪些疾病不适合MRI检查?任何检查都有局限性,磁共振同样如此。尽管磁共振可以检查全身绝大多数疾病,但对肺部小气道炎性病变、支气管扩张、肺内小转移瘤等显示效果不佳;对肾盂、输尿管结石的显示不如CT明确。

9.注射磁共振造影剂有副作用吗?MRI检查常用的造影剂Gd-DTPA毒性小,安全系数大,极少数有过敏反应,文献报道为1.5%~2.5%,表现为头晕,一过性头疼,恶心呕吐、皮疹等。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