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亲人之间可以输血吗?
2024-01-19 10:53:32
作者:赵秀花
作者单位:广西梧州市人民医院输血科

血液病、器官衰竭等疾病在现在这样的环境越来越常见了,而进行骨髓、肾脏、肝脏等器官或者组织移植的治疗手段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在进行骨髓、器官或者组织移植时,会在亲属中优先选择配型相合的供者,但在输血时却恰恰相反。为什么会这样呢?给大家科普一下部分相关专业知识吧。

大家都知道人体的血型主要分为A、B、O和AB型这四种血型,当患者输的是陌生人的红细胞时,只要血型匹配,虽然陌生人红细胞血液中也带有一定量的白细胞,但是这些白细胞能够很容易地被患者体内的白细胞识别并清除,所以近亲输血会引起患者自身白细胞的免疫反应问题,严重的免疫性输血反应——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

什么是TA-GVHD?

1.TA-GVHD是指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患者不能清除输入血液中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使其在体内植活、增值,将患者的组织器官识别为靶目标进行免疫攻击、破坏的一种致命性输血并发症。虽然罕见,可达90%以上,是最严重的输血并发症之一。

2.患者输注的血液成分可能残留少量淋巴细胞,这些淋巴细胞会被患者体内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但若是直系亲属互相输血,这些淋巴细胞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表型与受血者的部分相符,亲属关系越近,遗传基因越相似,再加上受血者免疫力低下,自身的淋巴细胞就无法识别输进来的活性淋巴细胞。通俗来说,就是近亲输血可能会出现单向“家暴”,受血者不会攻击献血者,但是献血者会“暴打”受血者。

3.TA-GVHD发生率不高,但死亡率很高,治疗效果也差,是一种危险的并发症,主要发生在输血后1周左右,献血者的淋巴细胞会攻击受血者的器官组织,导致发热、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恶心、腹泻、皮肤粘膜出现皮疹或水疱。

7.2019年我国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全血和成分输血使用》标准,亲属间输血需要使用辐照血。但是辐照技术门槛和成本都更高,不是所有医院都能做。

血缘越亲,输血越危险吗?

1.亲属间输血后并发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危险性比非亲属间要大得多,因为有血缘关系的人,特到是直系亲属,遗传学差异很小。就拿一对母子来说,儿子作为供血者,母亲作为受血者,母系的免疫系统会将儿子血液里的淋巴细胞当自己人,任由其繁殖。而儿子的淋巴细胞繁殖后,会反过来攻击母亲的组织器官。血缘关系越近,该病的发病率越高,尤其是一级亲属,即父母与子女间,发病率要高10~20倍。因此,临床输血的原则是尽量避免使用亲属供者的血液。

2.如果因为特殊原因,不能规避直系亲属输血怎么办?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有种辐照技术,可以通过辐照把这种活性淋巴细胞给杀死、灭活,让它在输到体内后,不能再产生免疫活性。

3.尽管直系亲属之间输血可以通过辐照技术解决,但还是不建议直系亲属之间输血。实在要输,有二个选择原则:第一,量要少,能少输尽量少输。第二,选择成分输血,该输红细胞时只输红细胞,不缺血浆时就不输血浆,要输血小板只输血小板。

夫妻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丈夫能否给妻子输血?

1.除了直系亲属不能互相输血以外,在有生育需求的状况下,丈夫也不能给妻子输血,虽然他们没有血缘关系。

2.妻子接受丈夫血液后,会产生针对其血型抗原的抗体。怀孕后,这种抗体可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如果胎儿通过遗传从父亲那里获得了这种血型抗原,就有可能发生新生儿溶血病。所以未生育的夫妻还是应该尽量规避这样的输血。

3.同样是移植,骨髓的移植亲属之间配型反而更易比功,与输血是相反的。因为骨髓移植是要看白细胞上的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LA)是否相合,直系亲属相合的比率要高。

所以,有生育要求的夫妻间,不提倡输血。

为什么当遇到稀有血型患者,会动员血型相同的近亲属去献血,不是近亲属不能输血吗?

这里面我们就要考虑到这个特殊情况了,稀有的血型存量少、获取困难的问题,当患者需要输血时,就有可能存在患者需要稀有血型相匹配血源,此类血型因遗传学原理,亲属间相合概率更高,当患者处于危急情况,输不上、输不够的情况,无其它可替代输血治疗,并且不输血治疗将危及到患者生命情况下,首先要考虑生命无价,对必须使用近亲属献的血,那也不会直接去输注。而是使用γ射线(1500-3000cGy)去辐照血液制品,去除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再进行输注,可以预防TA-GVHD。

输血从来都不简单,需要我们辨伪存真,细心细致,才能输好血,输对血!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