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概述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多通过体检发现,发病后,患者的日常饮水量、尿量和进食量都会显著提高,但体重会显著降低,同时还会伴有四肢乏力、嗜睡等症状,而且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的视力也会受到影响。但病情的发展也会影响到身体的多个器官,主要的危害有:(1)糖尿病是导致心脏异常的重要因素,会增加心力衰竭、冠心病和心绞痛的发生。(2)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感觉能力可能会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神经的损伤也会越来越大,同时也会有出汗的症状。(3)糖尿病足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时还会导致截肢。因为糖尿病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所以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和护理,减轻病人的精神和身体的压力。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1)预防低血糖。糖尿病后,病人的血糖一般都会比较高,但如果用药物来控制血糖,或者是用食物的减少来控制血糖,还有一些患者需要通过注射胰岛素来进行治疗,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就很容易出现低血糖。因此,糖尿病人在出门的时候,身边一定要带上一些糖或者带一瓶可乐,以便在发生低血糖的时候能够及时调整。一般情况下,糖尿病人在空腹运动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出现低血糖,因此,有晨跑的习惯的病人,应该在早餐后稍作休息再去锻炼。
(2)及时补水。糖尿病人长期脱水,很容易引起血糖升高,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出现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等症状。在出汗后或运动后,一定要去喝水。可以多喝一些温开水,或者是淡茶,但不能喝果汁,不能喝含酒精的饮料,更不能喝奶茶等高热量饮料。除此之外,冰镇的矿泉水也不能饮用,以免对肠胃造成损伤。
(3)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服药。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而且是终身的,至今尚无根治的办法。一般情况下,病人要长期服用药物,才能控制血糖,使血糖保持在正常水平,因此,要注意按时定量用药,不要在血糖暂时得到控制的情况下擅自停药,擅自停药容易导致病情反复。在用药的同时也要注意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服药后出现头晕、心慌、乏力等情况,可以适当的补充糖类,如果不能改善需要及时就诊。
(4)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按时进食,避免暴饮暴食。建议患者在饮食方面要注意饮食的全性面,避免出现挑食、偏食等不良习惯。建议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尽量控制好自己的碳水、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量,同时要注意少油少盐,多吃粗粮和蔬菜,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需要有效避免饮食中脂肪、糖含量过高的食物,以免病情恶化。
(5)适当锻炼。糖尿病人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锻炼,如打太极拳、做瑜伽、慢跑等,一周至少要做3-4次以上的有氧运动。坚持锻炼不仅能有效地控制体重,而且还能有效地改善病情。
(6)注意保护足部.糖尿病人很容易出现神经末梢的损伤,导致下肢,尤其是足部,没有任何知觉,即使受伤也没有太大的痛感。除此之外,病人的免疫系统普遍比较差,哪怕是一个很小的创口,都有可能引起严重的感染和溃疡。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足部防护工作,在洗澡的时候可以用手测水温,以免水温太高把脚给烫到。
许多患有糖尿病的病人,觉得这种疾病不管怎么治疗都无法治愈,就会放弃治疗,这样会加重身体的其它部分的负担,如果病情加重,则会危及病人的生命。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可以控制病人的血糖,从而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提高病人对生活质量和对疾病的认识,是一种有效的控制糖尿病的方法,此外,伴随着糖尿病相关创新药物的不断出现,人类终将彻底战胜糖尿病。(山东省滨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里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