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心肺复苏知识科普
2024-02-27 16:36:55
作者:梁舒敏
作者单位: 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
据研究统计,当人出现心搏骤停时,每延误一分钟救治时间,就会降低患者活下来概率的10%,掌握心肺复苏的小方法,或许能够在关键时刻挽留一条生命,拯救一个家庭。那么,心肺复苏知识有哪些呢。以下就是笔者整理的相关小知识。

1什么是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即CPR是一种急救措施,主要的是通过双手、药物或者辅助设备维持人工循环、呼吸,将心律失常情况纠正、改善,以此来抢救心搏骤停、呼吸骤停患者的生命。心肺复苏的意义在于,如果在特定情况下,有人出现心跳停止的情况,脑组织缺氧超过四分钟,那么,通过心肺复苏,有可能将其原有功能恢复,同时可以让患者心跳恢复正常,也为后续的抢救治疗奠定重要的基础。但是如果脑组织缺氧超过四分钟,那么,就可能造成脑组织永久性损害,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死亡。所以,及时性的心肺复苏抢救措施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这也是临床中人们常说的“黄金4分钟”,而这“黄金4分钟”也是患者的最佳抢救时间。

2心肺复苏救治方法

2.1识别和判断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人出现了心搏骤停的情况,需第一时间判断患者意识存在与否。并要判断患者情况,同时施救者可对患者的双肩拍打,也可在患者的耳边大声呼喊。如果大力呼唤后,没有出现任何反应,触摸颈动脉无搏动同时数7秒,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若是患者无自主呼吸无颈动脉搏动,此时,就要实施心肺复苏。

2.2拨打120

如果患者意识已经消失,就需要立即拨打120急救,将详细情况及位置地点告知急救中心,把所有问题详细地说明并结束通话。施救者可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若是患者家属在场,尽可能征求患者家属同意后才能自主施救。若是需要合作,可寻求在场的其他人帮助。

2.3胸外按压

在抢救时,需要让患者保持仰卧姿势,将患者的头颈部、胸腹部、四肢肢体躯干在同一条轴线中,让其保持180°的姿势平卧,将其放置在硬床板或者没有弹性的地面中。此时,患者可将双手放在患者的躯体两侧,若是需要翻转患者身体,可寻求他人合作一起翻转患者,让其在翻转时身体依旧保持在一条直线中,翻转时的动作一定要精准、稳重且轻柔。将患者体位确定好后,可实施胸外按压。成人胸外按压频率控制在100~120次/分钟。施救者双肩要在患者的胸骨正上方,绷直肘关节,重叠双手掌,上下交叉十指,校企之间,按压部位在两乳头连线中点,将髋关节当作支点,尽量以上半身力量按压患者胸口。成年人按压胸骨下陷的幅度要控制在5~6cm。g

2.4开放气道

在实施人工呼吸前,要将患者口鼻中的异物清理干净,如呕吐物、活动假牙等,解开患者的衣领及腰带,采取仰头抬颌法将气道开通。在患者前额放置一只手,用手掌推动,让其头部保持后仰,在下颌位置用另一只手提起下颌即可。

2.5人工呼吸

人工吹气和心脏按压比例需要控制在30:2,也就是说人工吹气两次,心脏按压30次左右,按压和吹气辅助是一个循环,要坚持做够5个循环,之后评估患者的颈动脉搏动有无恢复搏动以及自主呼吸是否恢复。同时,还要尽可能保持胸外按压的连续性,尽可能将延迟、中断减少,直到120急救车到达现场。在做人工呼吸时,施救者可将手的拇指和食指按在患者前额,将患者鼻翼下端捏起后吹气。吹气过程中要用双唇将患者的口唇包住,将气体缓慢吹入。此时还要对患者胸部的隆起程度进行观察,吹气完成后,还要及时松开捏住患者鼻翼的手。值得注意的是,实施人工呼吸前,施救者无需深吸气,保持吸气正常就行。无论是哪一种人工呼吸都要保持连续性吹气一秒以上,确保足够量气体进入患者体内,让胸口产生起伏。如第1次人工呼吸如果没有让患者胸口起伏,可实施第2次人工呼吸。

总而言之,心肺复苏成功与否主要在于早期实施以及判断,所以,掌握心肺复苏知识尤为必要,或许在某一场景或者情况下就能拯救一条生命,希望大家永远不要用到,也希望在用到时可以及时有效。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