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麻醉,我们并不陌生,麻醉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辅助性治疗方法。而麻醉诱导和苏醒期更是手术的关键环节。可以说麻醉诱导和苏醒期的有效护理,是提高手术安全和效果的关键所在,由此可见其自身的重要性。那么我们下面就来聊一聊麻醉诱导和苏醒期需要注意的护理小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麻醉诱导的护理
一般来说,麻醉诱导是手术前的关键环节,护理工作人员需要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比如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呼吸变化等等。正常心率在60—100次/分钟;血压,收缩压(高压)在90-120(mmhg)舒张压(低压)在60-80(mmhg);呼吸频率在12—20次/分钟。如果患者存在异常情况,需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保证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后,才可以进入麻醉状态。
除此之外,相关护理工作人员更要确保患者呼吸道的畅通,及时清理患者呼吸道可能存在的分泌物或痰液,避免在手术过程当中,患者出现呼吸道阻塞的情况。除上述所提到麻醉诱导护理过程当中,需要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以及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以外,更要根据麻醉医师的指导进行精准计算和给药,以确保患者在适当的时间内达到合适的麻醉深度,避免出现药物剂量过少导致麻醉不足,或因药物剂量过多导致患者麻醉过深的情况。而有部分患者因手术前存在一定的不良心理,担心手术的安全等等,所以在麻醉诱导期间也需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以让患者安心。总而言之,麻醉诱导护理,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可能存在的危险情况,提高麻醉的有效性,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具有实际作用。
苏醒期需要注意的护理小知识
有不少网友通过各类手机APP和短视频观看到,有不少患者在麻醉苏醒期会存在迷糊的行为。比如会问我在哪儿,手术做完了吗?或者是存在胡言乱语的情况,该类情况属于麻醉苏醒期较为常见的表现。因此,在麻醉苏醒期护理过程当中,相关护理工作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苏醒的具体情况。比如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异常,像呼吸暂停、呼吸困难,该类情况可能是因在手术治疗的过程当中,麻醉药物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呼吸中枢神经抑制的情况。所以护理人员需要观察患者麻醉苏醒期呼吸是否存在异常,如果存在上述所提到的呼吸暂停、呼吸困难等情况,需及时通知医生做好急救准备。
除此之外,麻醉苏醒期患者可能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但因个体差异性,心律失常也存在一定的不同,所以护理工作人员也需要监测患者的心电图。有部分麻醉苏醒期患者会存在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疼痛和打寒战等情况,该类情况均属于麻醉苏醒期较为正常的生理表现。一般来说,在时间的推移下,患者存在的恶心、呕吐、疼痛、意识障碍等情况会随之消退。但对于部分特殊患者来说,如果存在频繁呕吐或30分钟后患者的意识仍存在障碍,就需要进行及时的评估和处理。
过了苏醒期时间,患者还昏睡怎么办?
一般来说,麻醉苏醒的时间会因人而异,因为麻醉药物的种类、剂量、手术复杂程度以及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等,均会影响麻醉的苏醒期时间。大部分患者在手术结束后10到30分钟左右会进入苏醒期。所以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苏醒期的各项生命体征,以及上述所提到的有效护理。但是有部分患者苏醒期超过30分钟,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慌,需第一时间评估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具体情况,如果患者生命体征一切正常,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护理,随时观察患者的具体情况即可。总而言之,麻醉苏醒其本身,属于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相关护理工作人员根据患者的个人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护理和监测,以确保患者可以安全舒适地度过麻醉苏醒期。
由此可见,麻醉诱导和苏醒期护理,在手术治疗过程当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的麻醉诱导以及苏醒期护理更有利于提高手术操作的安全性,以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更具实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