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的原因
小儿腹泻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病毒感染:一些病毒,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可以引起小儿腹泻。这些病毒感染通常在秋冬季节发生,所以在这个季节,家长应该注意儿童的饮食卫生,防止病毒感染。
2.细菌感染:一些细菌可以引起小儿腹泻。常见的细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这些细菌可以通过消化道传播,如放冰箱中冷藏肉食,过夜的食物,所以在饮食中要注意卫生。
3.消化不良:一些消化不良的儿童也可以出现小儿腹泻。儿童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胃酸分泌较少,食物无法充分消化吸收。因此,需要注意饮食和营养的均衡搭配,避免因消化不良而导致的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的症状
1.腹泻:腹泻是小儿腹泻病最主要的症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大便呈稀水样或蛋花汤样,量大、次数多;初期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每天可达10~20次,随着病情加重,大便次数逐渐增多并超过每天20次,偶有黏液,无脓血。细菌感染性腹泻表现为黏液脓血便,果酱样便,量不大,次数多,部分伴里急后重。
2.腹痛:小儿腹泻还可伴腹痛等不适症状,重者可导致肠套叠、肠梗阻等。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腹部受凉或胃肠蠕动增加、胃肠平滑肌痉挛等引起。
3.发热:发热为小儿腹泻病的常见症状,轻者表现为中、低热,体温<39.0℃,重者可出现高热或超高热,体温可达39.0~41.0℃。
4.呕吐:小儿腹泻病最先出现的症状就是呕吐,继而出现腹泻。呕吐物为胃内食物,也可呕吐清水或胆汁。
5.其他症状:随着呕吐、腹泻次数的增多,患儿逐渐出现脱水,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不振、嗜睡、易激惹、休克等。
小儿腹泻的诊断和治疗
1.诊断:对于疑似患有小儿腹泻的儿童,家长应该及时带他们到医院就诊。医生可以通过检查大便常规、腹部体格检查、腹部超声等手段来评估孩子腹泻严重情况。
2.治疗:对于确诊的小儿腹泻患儿,医生通常会根据情况给予相应治疗。病毒性腹泻给予液体疗法、营养支持、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等。细菌感染性腹泻根据病情适当给予抗菌药物、肠道黏膜保护剂及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高热时及时退热,以防高热惊厥的发生,腹痛时及时解痉治疗。
这里特殊说明一下,细菌性腹泻要先给抗生素杀死肠道内病菌,1小时后给肠道黏膜吸附剂(蒙脱石散)等吸收肠道内病菌毒素,再过1小时后给予肠道微生态制剂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预防: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如不喝生水、不吃变质食物,生吃瓜果要洗干净等。提倡母乳喂养,科学护理,做好奶瓶与餐具的消毒。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积极接种轮状病毒疫苗,以预防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发生。同时,家长还应该让孩子多喝水、多休息、均衡饮食、保持大便通畅等健康生活方式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和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