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的表面和内部,尤其是在肠道里,不为人知的“居住”着许多微生物。肠道微生物是一类生长在动物肠道中的微生物,它们构成了一个独特、多变的生态系统。这是在已发现的生态系统中细胞密度最高的系统之一。肠道微生物对人体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包括营养、消化、免疫等,肠道不仅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在维持正常免疫防御方面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肠道微生物是一个复杂生态系统,参与了人体生理、病理进程,与人体形成动态平衡状态,若这种平衡被打破,则有可能导致和加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近年来有研究结果证实,疾病患者肠道微生物的生物组成同健康人群相比有较为明显的不同。肠道微生物与人类哪些疾病有关系呢?其主要包含免疫缺陷相关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腹腔疾病、肠道微生物相关代谢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一、免疫缺陷相关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人体免疫缺陷病可能与肠道功能的失衡密切相关。如变异型的免疫缺陷病患者中出现有腹痛、腹泻、糖吸收障碍和脂肪粪等症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肠道微生物和正常人群之间有差异。而在狼疮女性患者中,其机体中肠道厚壁菌和拟杆菌的比例有所下降,其病情也相应有所缓解。另通过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研究发现,其肠道杆菌的类型与多样性较正常人群均显著提高。
二、腹部相关疾病
肠道微生物同其代谢产物、宿主肠黏膜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应答失衡等与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有关。另有研究结果表明,肠易激综合征为一种免疫-炎症模式的胃肠道疾病,即肠道微生物引起的局部持续性的炎症反应状态为其病因基础。对粪便微生物的观察发现,一些肠易激综合征亚型患者粪便微生物的改变与临床症状有关,其硬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的比例有所提高。
三、肠道菌群相关代谢性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约15亿的成年人与4200万的儿童患有肥胖症。究其原因,除遗传因素与营养过剩外,还包含肠道菌群在内的肠道功能亦对肥胖和代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其是引起体质量与脂肪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实验结果显示,肥胖人群有肠道微生物的失衡,如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的数量比例与正常健康人群相比明显减少。这些微生物通过调节脂肪储存、能量消耗等方式影响肥胖症的发生。另肠道微生物的生理结构可受到如饮食等外界因素的诱发而出现改变,肠道微生物合成了部分对人体有害的代谢产物,其进入人体后可引发人体炎症反应与胰岛素抵抗效应,从而产生糖尿病病症,且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可以改善糖尿病症状。
四、神经变性疾病
由于人体血脑屏障的存在,一般认为肠道微生物对人体大脑的影响较小。但近年来有研究结果表明,肠道微生物经多种途径作用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其影响着大脑的活动、调节神经递质受体与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其不但影响机体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还参与了多种神经方面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抑郁症、孤独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发生发病进程,若给患者服用有益菌微生态制剂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病症。
为了探究肠道微生物与人类疾病之间的关系,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发现了一些影响肠道微生物的因素。例如,抗生素的使用、自身压力、饮食习惯等都可能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功能。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方式、生活习惯等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肠道微生物,从而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总之,肠道微生物和人类共同进化,其结构组成、功能改变和人类肠道疾病密切相关。免疫、代谢和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平衡对人体健康及疾病的治疗干预具有重要的作用。肠道微生物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临床医生在治疗相关感染时要有选择性地使用抗菌药物,这样才可有效地避免抗菌药物对肠道微生物的破坏,使其保持动态平衡。通过进一步研究肠道微生物的作用机制,我们有望找到新的方法来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