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眼底出血应该怎样预防及护理呢?
2024-02-27 17:19:00
作者:邱渝琳
作者单位:达州市中心医院
眼底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其发生可能会导致视觉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为了预防眼底出血的发生及保护眼部健康,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简单的预防和护理知识。本篇科普文将为您介绍一些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您更好地预防和护理眼底出血。

一、眼底出血有哪些症状?

1. 视力模糊。眼底出血可能导致视力下降或变得模糊不清。

2. 眼前漂浮物。当眼球内的血液发生出血时,这些血液会在眼球内浮动,导致人们看到各种形状的漂浮物,如黑点、线条、斑块或者其他模糊的形状。眼前漂浮物的出现是由于眼底出血后,血液进入眼球并在玻璃体中悬浮。玻璃体是填充在眼球后部的透明凝胶状物质,它帮助维持眼球的形状。当眼底出血时,血液可能进入玻璃体内部,导致玻璃体内产生漂浮物。这些漂浮物可能呈现不同的形状、大小和数量,并随着眼球的运动而移动。

3. 视野缺损。出血可能导致眼球内的血液阻碍光线传递到视网膜上,从而导致部分视野缺损或暗区的出现。眼底出血可能会导致中心视野缺损,即在眼部正中央的区域出现视觉模糊或空白。这会影响一个人看清直径较小区域的详细信息,如阅读或识别面部特征。眼底出血也可能导致外围视野缺损,即在眼部边缘的区域出现视觉模糊或暗区。

4. 眼红或眼痛。眼底出血可能使眼球表面红肿,并伴有眼部疼痛或不适感。

5. 畏光。眼底出血时,眼球内的血液会干扰视网膜对光线的处理,导致眼睛对光线敏感。

二、眼底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1. 非病理性因素。(1)剧烈咳嗽或打喷嚏。强烈的咳嗽或打喷嚏可能增加眼压,导致眼底血管破裂出血。(2)剧烈运动或体力活动。剧烈运动可能导致眼压升高,从而引发眼底出血。(3)用力排便。过度用力或便秘导致用力排便可能增加眼压,有时也可导致眼底出血。

2. 病理性因素。(1) 高血压。高血压使眼底血管壁过度脆弱,增加了眼底出血的风险。(2)糖尿病。糖尿病会导致视网膜病变,使眼底血管变得脆弱,易于破裂出血。(3)眼部创伤或手术。眼部外伤、手术或激光治疗可能导致眼底出血。(4)视网膜血管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视网膜血管阻塞或其他视网膜血管异常可能引发眼底出血。(5)凝血功能异常。

三、眼底出血应该怎样进行预防和护理?

1.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引发眼底出血的两大原因,通过控制慢性疾病的风险因素,可以减少眼底出血的发生率。

2. 定期眼部检查。如有糖尿病、高血压或其他眼部疾病的病史,建议每年进行眼底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眼底出血的早期症状。

3. 避免过度用力。减少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情况的发生,以避免增加眼球内部的压力。

4. 纠正视力问题。戴合适的近视/远视眼镜或者角膜塑形镜能够改善视力,避免瞎眼导致的眼底出血。

5. 避免劳累。避免长时间阅读、电子屏幕等。

6. 热敷。用温水浸泡干净的毛巾或者热水袋,在闭眼的情况下敷在眼睛上。将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轻轻敷在眼睛上方,避免直接接触眼球。可以选择一只眼睛进行热敷,同时保持另一只眼睛闭合,或者交替热敷双眼。注意不要用力按压或摩擦眼睛,轻轻地让其自然贴合在眼部区域上。保持热敷时间为10-15分钟。可以使用闹钟或计时器来掌握时间,以确保时间的准确性。

保护眼部健康是维护良好视力和舒适生活的关键。预防眼底出血需要注意生活习惯,避免眼部受伤和眼压过高,保持眼部血液循环畅通。同时,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也能帮助早期发现和治疗眼底出血等眼部问题。通过正确的预防和护理,我们可以保持眼部健康,享受更好的视觉和生活质量。爱护眼睛,从小事开始,让我们的眼睛更加健康明亮!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