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儿童学舞“下腰瘫”后的康复治疗
2024-03-06 15:39:26
作者:王岳 宋金歌 韦翠翠 戴荣霞 沈碧花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

儿童下腰瘫,术语叫做急性过伸性脊髓损伤,是指儿童反复或持续过伸脊柱后出现的急性胸腰椎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主要发生在儿童下腰训练中,多为完全性脊髓损伤,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如若治疗不及时可遗留终身残疾,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儿童发生下腰瘫后,康复治疗至关重要。对于儿童来说,康复治疗可以帮助他们恢复部分或全部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发生了“下腰瘫”,该如何进行康复治疗呢?

首先患儿一经发现后应早期给予硬性支具外固定保护,稳定脊柱,以利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由于儿童脊柱发育不成熟、柔韧性大,损伤后脊柱可能存在隐性不稳定,建议卧床6周。且在外固定支具的保护下,尽早进行康复训练。

对于前6周卧床期治疗,康复训练的目的主要有预防并发症、下肢关节活动度的维持以及肌肉力量的增加训练。包括:良肢位的摆放、关节活动度维持、肌力训练、物理因子治疗等。

6周之后,患儿逐渐开始在佩戴外固定支具下进行负重训练,此阶段康复训练的目的是最大程度恢复患儿的功能活动,达到生活自理及回归家庭和社会的能力。包括利用站立床进行站立耐受训练、翻身训练、卧坐转换、床椅转移、坐站转换、以及步行能力训练等。

对于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儿,除了尽快实现轮椅上的生活自理外,还可以使用外骨骼机器人、干细胞移植及基因治疗等技术,让患儿尽可能实现站立及步行。

高压氧如何选择?

很多患儿来到医院后,第一件事家长都会询问,是否有高压氧,是否可以尽快安排。如果患儿不能耐受高压氧治疗,家属就会认为将来康复效果肯定不佳。

高压氧治疗在一些研究中被提出作为治疗“下腰瘫”的可能方法,但其效果和适用性仍存在争议。高压氧通过让患者在高氧气压下呼吸纯氧,以增加血液和组织中氧的浓度,从而促进损伤部位的愈合和恢复。然而,对于“下腰瘫”患者,高压氧的实际效果尚不清楚,因为目前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一些研究表明,高压氧可能有助于改善“下腰瘫”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但这些研究的样本量较小,且存在方法学上的限制。另一些研究则未能证实高压氧对“下腰瘫”的治疗效果,甚至有些研究发现高压氧可能会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因此,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支持高压氧作为治疗“下腰瘫”的标准方法。在考虑高压氧治疗时,医生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风险因素,权衡潜在的好处和风险,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高压氧治疗不是治疗的必要项,也不是治疗脊髓损伤的“灵丹妙药”。

儿童“下腰瘫”的康复护理

1. 泌尿系感染及排尿障碍:泌尿系感染和排尿障碍是“下腰瘫”常见的并发症,早期留置导尿可以保护膀胱功能,待到膀胱功能部分恢复后,可进行间歇导尿并进行膀胱功能锻炼治疗。

(1)康复护理评估:①记录排尿日记:指每天由儿童或家属记录详细的排尿及其相关信息,包括排尿量、排尿次数、液体摄入量,有无夜尿症、遗尿和尿失禁发生等数据。②尿动力学检查:对下尿路功能状态进行客观定量的评估,是证实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路功能障碍及其病理生理改变的“金标准”。

(2)康复护理措施:清洁间歇导尿术可使膀胱有规律地收缩和排空,避免泌尿系感染,保护肾脏降低上尿路损害的风险。①儿童导尿管选择:儿童尿道细小娇嫩,儿童的导尿管主要为5~12Fr大小的规格,由于男女解剖结构的不同,不同性别的患儿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长度的导尿管,男童使用的导尿管长于女童。≤6月龄的推荐使用5Fr;>6月龄:男童从6~8Fr开始;女童从8Fr开始。②导尿次数一般为每天4~6次,每天最多不超过6次,根据膀胱安全容量调整次数。③儿童间歇导尿操作:需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完成。

2. 压力性损伤及体位摆放:选择合适的床垫及体位枕,注意体位摆放,翻身护理,避免皮肤持续受压;注意良好的卫生,潮湿,摩擦及排泄物的刺激,注意饮食营养,保持局部血液循环,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1)常见的体位摆放包括仰卧位、侧卧位、坐位:①仰卧位:头部垫枕,将上肢自然放于身体两侧,将两腿轻度外展,双侧髋,膝,踝外侧垫枕,两腿中间放梯形枕,两侧足底部垫四方枕,防止足下垂。②侧卧位:轴线翻身,查看骶尾部皮肤情况;头部垫枕,上肢自然放置胸前;后背放三角枕支撑,双下肢屈曲,将上侧下肢放于软枕上呈迈步状;两侧踝关节中立位,防止足下垂。③轮椅坐位:臀部紧贴轮椅靠背,坐直端正;双上肢屈肘平放于两侧扶手上;髋、膝、踝关节均保持90度,髋与膝处同一水平高度,双足间距与骨盆同宽。

(2)注意事项:①佩戴支具功能训练过程中,皮肤长时间受到压力或摩擦而出现损伤。刚开始使用支具时,每2小时放松一次,间隔休息1小时,让受压皮肤得到充分放松,避免压力性损伤发生。②大小便失禁导致水分增加,联合细菌和活性酶作用导致易感皮肤破裂。应保持皮肤清洁,勤擦洗,勤更换,必要时留置尿管。

总之, 儿童“下腰瘫”的预后通常取决于损伤的严重程度、脊髓受损的部位和康复治疗的及时性。一般来说,“下腰瘫”的预后相对较好,因为儿童的神经系统具有较强的再生和恢复能力。但“下腰瘫”仍然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包括肌肉无力、感觉丧失、尿控制问题等。部分“下腰瘫”患者可能需要长期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甚至心理治疗,以帮助他们尽可能恢复功能。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