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血管造影?
血管造影是一种通过向血管内注入造影剂,利用X射线或超声波等影像设备观察血管内部结构和病变的检查方法。通过血管造影,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血管的形态、血流情况(血流动力学)以及是否存在狭窄、扩张,甚至闭塞、破裂等病变。
二、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血管造影?
血管造影可以帮助我们及早发现血管病变,避免病情恶化,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以下是一些需要做血管造影的情况:
1.出现突发的严重胸痛、背痛,心电图和相关血液检验提示可能患有心肌梗死、冠心病等情况。
2.既往明确存在心绞痛,近期明显加重的患者。
3.明确需要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心脏搭桥手术等心血管治疗,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制定治疗方案的患者。
4.出现突发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疑似患有脑血管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等的患者。
5.需要进行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的血管病变患者。
6.需要进行肿瘤放疗或化疗等治疗的患者,需要了解肿瘤所在部位的血管情况。
7.反复、持续存在下肢肿胀、难愈性溃疡,考虑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
8.明确诊断血管疾病,需进行腔内手术治疗的患者。
三、血管造影怎么做?
血管造影一般需要在具备DSA手术室的医院,由血管外科、心内科、脑血管科、介入科等科室的专业医生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1.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治疗需要,选择适当的造影剂和影像设备。
2.患者需要接受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以便在检查过程中保持安静和无痛感。
3.医生会将导管插入患者的血管中,并注射造影剂。
4.通过X射线等影像设备观察血管内部结构和病变情况。
5.检查结束后,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血管造影对身体有无伤害 做血管造影通常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潜在的危害可能有肾毒性、过敏反应、操作导致的并发症,具体分析如下:
1.肾毒性:进行脑血管造影时,使用的对比剂由肾脏排出,会使肾脏的负担增加,引起肾功能不全的人群出现毒素在体内淤积的情况。
2.过敏反应:分为速发型或迟发型过敏性反应,包括瘙痒、荨麻疹、血管性水肿、低血压等,这类反应具有自限性,可以几天后自行缓解,
3.操作导致的并发症:因血管造影检查的机器人辅助技术尚未在全国各级医院普及,所以人工操作过程中可能因血管壁破裂出现动脉夹层、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多数可自行愈合。
五、血管造影注意事项
血管造影是一种有创检查方法,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例如穿刺部位的出血、血肿,造影剂过敏、肾功能损伤等。因此,患者在接受检查前,应仔细了解相关风险和注意事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在血管造影操作前,应尽量禁食,避免造影剂过敏导致恶心呕吐而误吸;操作过程中,应严格听从医生指示,避免误操作影响检查结果;操作后,由于注射相当剂量的造影剂,患者应适当多饮水(1000ml)进行机体的水化,降低造影剂对肾脏的影响;穿刺部位制动,避免出血;放松心态,等待造影检查结果的同时,避免急躁,严格遵医嘱,避免卧床期间血压波动,导致心脑血管恶性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