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健康指导及注意事项
2024-03-01 18:05:14
作者:杨源
作者单位:岑溪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什么是中心静脉导管?

指末端置于大的中心静脉的任何静脉导管。主要通过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头静脉或正中静脉将导管擦入上腔静脉,也可通过股静脉、大隐静脉用较长导管擦入到下腔静脉。

优点:液体易输注、对血管壁刺激性小、置管时间长、拔管后静脉可复通。具有外周静脉留置和外周静脉切开无可比拟的优点。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适应症:

1.各类重症休克、脱水、失血、血容量不足需快速输液、输血者。监测中心静脉压,即时调节补液量,控制体液平衡。

2.心力衰竭、低心排血量综合症或心血管及其他而复杂的手术中和术后,通过监测中心静脉压了解心功能状况。

3.长期静脉输液、给药、行静脉营养支持疗法患者,可减轻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

4.肿瘤患行静脉化疗及脑部患者需频繁输脱水药时,减轻了对局部及血管的刺激,避免药物性静脉炎和药物渗漏引起的既不组织坏死。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禁忌症: 收缩压>200mmHg; 凝血功能障碍; 上腔静脉梗阻或损伤已有血肿; 严重呼吸困难、肺气肿或肺尖有肺大泡; 有气胸、血胸或颈部已有血肿; 颈部手术; 穿刺部位有感染; 病人躁动不配合或无法保持有效体位; 极度消瘦或肥胖。 中心静脉置管有关的并发症: 感染: 1、局部因素:主要来皮肤、导管接头;

2、全身因素:免疫力低下,如营养不良、糖尿病、恶性肿瘤等;

3、血栓形成或栓塞:长期置管、血液浓缩及高凝状态,在导管上形成微小血栓,栓子脱落进入微循环,造成微小小动脉栓塞。

4、导管阻塞:输注高价营养时,脂类阳离子复合物遗留导管内所致。

5、其他危险因素:

(1) 导管脱落:与外接管衔头不紧:

①高危因素:烦躁不安、一过性认识混乱、老年健忘症

者。②长期卧床、局部不适、活动受限、失眠不断翻身等:

(2)血管侵蚀:导管尖端可因呼吸心跳、颈部活动而移动(3-10CM),伤及腔静脉薄壁(0.5-1MM),机械尖端与高渗化学刺激可侵蚀甚至穿透血管壁,引发迟发性胸水。

(3)血肿

处理:局部有效压迫止血,必要时局部冰敷。

预防:严密观察,对DIC肝素化,有出血倾向病人慎穿。

(4)气胸、血胸多见于锁骨下静脉置管。

处理:穿刺后当天必须进行X光胸片检查,确定穿刺部位是否适当,有无血气胸、心包积液等,少于20%的血气胸,可不予处理,超过20%则要行胸腔闭式引流。

预防:穿刺时熟悉解剖位置手法正确。

穿刺后护士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和血氧饱和度,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费力或血氧饱和度下降,要警惕张力性气胸

(5)脱管

预防:妥善固定,外用胶布加强,防止直接受力;有行为失控者,用束缚带约束双手。

(6)气栓

处理:1、置病人于左侧卧位和垂头仰卧位,使气泡升至心尖部以恢复肺循环;2、高浓度面罩吸氧并监测血气;3、监测生命体征及有效的补液。

预防:严禁脱落,注意观察液体不要走空,更换输液管或封管时气体要排净。

防止静脉置管脱落

在日常活动中动作要轻柔,幅度不宜过大,避免插管侧肢体或头部过度活动,防止折管、扭曲、牵拉或拔出置管。一旦发生管道脱落,应立即压迫止血至少持续15分钟,出现不适或出血不止,尽快到医院就诊。

防止静脉置管堵塞

避免干重体力活、用力排便和弯腰,睡觉时取平卧或置管对侧卧位,以防血液倒流而堵塞置管。

防止伤口感染

注意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夏天应尽量避免出汗弄湿敷料,如出现卷边、松脱、渗液等异常情况,通知医务人员重新消毒并更换敷料。观察留置导管局部有无渗血、肿胀、疼痛、伤口感染、发热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务人员。每次透析时,插管部位应更换新的敷料。若因特殊原因一周内无法进行透析,应及时到透析室进行检查。

中心静脉置管拔管指征: 导管有严重感染,不能控制。 导管失去功能,如血流量低。 导管内有血栓形成并不能抽出。 导管周围出血不止,压迫也不能止血。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