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消毒供应室的消毒剂有哪些?
2024-03-01 18:06:11
作者:周洪凤
作者单位:枣强县人民医院
消毒供应室的主要职责是确保医疗设备和器械的彻底消毒、负责管理和维护医疗用品的耗材和库存。在消毒供应室,除了要配备专门的消毒设备和工具之外,还需要合理使用消毒剂,这是消毒供应室的重要工作之一。消毒剂不同于抗生素,它可以杀灭或去除物品表面的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播途径,确保医疗设备和器械的卫生安全,降低感染的风险,可以防止交叉感染和疾病传播,是保障医疗设备和器械卫生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那么在消毒供应室,常用的消毒剂有哪些呢,下面我们详细说说。

1.醇类消毒剂:

属于中效消毒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破坏多数亲脂性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常见的有75%的医用酒精,可用于皮肤消毒、手消毒和医疗器械的初步消毒。但容易受有机物影响,而且易挥发,常采用浸泡消毒或反复擦拭以保证其作用时间。

2.含碘消毒剂:

碘是最古老的消毒剂之一,早期碘类消毒剂以碘酊为主,碘酊工艺简单、易于制作,但由于其刺激性于腐蚀性较强,已逐渐被替代。碘伏是近代研究出的新含碘消毒剂,它以良好的杀菌效果,易溶于水而不用脱碘,性能稳定,有效浓度低,不刺激皮肤和黏膜等优良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碘酊等游离碘消毒剂。碘酊适用于手术部位、注射和穿刺部位皮肤以及新生儿脐带部位的皮肤消毒,不适用于黏膜、对醇类刺激敏感部位和破损的皮肤消毒。碘伏和复合含碘消毒剂适用于皮肤消毒、黏膜冲洗消毒、卫生手消毒。对细菌、病毒、真菌都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3.季铵盐类消毒剂:

如新洁尔灭,其主要成分是苯扎溴铵,是阳离子类广谱杀菌剂,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较强。对绿脓杆菌、抗酸杆菌和芽孢无效。0.01%溶液主要用于创面消毒;0.1%溶液可作为皮肤及粘膜消毒、手术前洗手、浸泡器械;0.005%溶液可用作膀胱和尿道冲洗。需注意本品在低温时容易析出沉淀,温热后不影响使用。严禁口服。

4.含氯消毒剂:

是指溶于水产生具有杀灭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常用的有84消毒液、漂白粉/水、含氯消毒粉或含氯泡腾片等,次氯酸可穿透细胞膜进入菌体内,使菌体蛋白氧化从而导致细菌死亡,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结核杆菌和细菌芽孢。广泛用于物体表面消毒,医疗器械、医疗废物等的消毒,除次氯酸水之外,不适用于空气、手、皮肤和黏膜的消毒。含氯消毒剂稳定性较差,遇日光、热、潮湿等分解加快,使用时需现用现配,根据消毒物品的特点,采取喷洒、浸泡、擦拭和冲洗等消毒方法。

5.过氧乙酸:

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常用的剂型为溶液剂,可杀灭细菌、病毒、真菌等多种微生物,尤其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被广泛用于空气和物品的消毒。不同浓度的过氧乙酸溶液具有不同的作用,0.04%—0.2%溶液用于器械、皮肤消毒;0.5%溶液用于空气消毒;0.1%溶液用于地面消毒;0.2%—0.5%溶液可用于物体表面消毒,如桌、椅、门、窗、医疗器材等;0.1%溶液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灰指甲。

6.醛类消毒剂:

是使用最早的一类化学消毒剂之一,如甲醛、戊二醛等,可杀灭各种病原体,但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接触时间过长,还可引起皮肤角化及皮肤变黑等现象,在医院里,一般作为灭菌剂主要用于医疗器械消毒和医院消毒,不可用于空气、食具的消毒。醛类消毒剂对眼结膜和呼吸道也有急性刺激作用,使用时要注意防护,避免引发刺激反应,同时要注意控制使用量,避免使用不当导致摄入过量引起中毒现象。

这些消毒剂各有特点,消毒供应室在选用消毒剂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消毒效果。同时,还应注意消毒剂的配制和使用方法,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注意消毒剂的使用时效,避免因超期使用导致消毒失效。消毒剂应存放于干燥、避光、通风良好的地方,并按照要求正确合理使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