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氯吡格雷治疗的机理
氯吡格雷为 ADP受体拮抗剂,其作用机制与血小板表面 ADP受体及配体(P2Y12)结合,进而影响血小板的凝聚。氯吡格雷可通过降低血小板TXA2合成酶活性,降低其产生量,进而降低血小板的凝聚作用。
二、氯吡格雷适应症
防止心梗及中风:氯吡格雷可被用来防止心梗及中风,能通过抑制血小板的凝聚来降低其对血栓的影响。
支架置入后:接受冠脉支架置入后,病人需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格雷,以预防支架中的血栓。
其它心血管疾病:氯吡格雷也适用于不稳定心绞痛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三、氯吡格雷在临床上的使用剂量
防止心梗及中风:推荐每日服用75 mg氯吡格雷,餐前或餐后均可。如果病人有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可以在餐后使用。
支架置入后:接受冠脉支架置入后,病人必须每日服用75 mg氯吡格雷,维持一年以上。
其它心血管病:因病人病情不同,医师会开出不同的处方。通常情况下,每日服用75 mg的氯吡格雷是一种常用剂量。
四、氯吡格雷的副作用
1.消化道出血:氯吡格雷能阻止血小板凝集,进而导致消化道存在出血的危险。所以在使用氯吡格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身的情况,一旦有消化道出血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就诊。因此,在使用氯吡格雷时,要充分考虑其危险性和病人的病情,避免出现严重出血。如果出现了严重的出血,应该马上停用药物,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2.皮肤过敏:部分病人会有皮疹、荨麻疹等症状。如有呼吸困难,皮肤发痒,肿胀等过敏反应,要及时就医。如果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应该马上停止使用药物,并进行治疗。
3.血小板下降:氯吡格雷能够阻止可引起其降低的血小板凝集和凝聚。所以在使用氯吡格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观察血小板的数量,一旦发现有血小板减少的现象,一定要及时就诊。如果病人出现了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应该马上停止使用药物,并给予治疗。
4.其它副作用:除以上副作用之外,还有头痛,头晕,腹痛等症状。病人若有持续性的剧烈不适或不正常的表现,应该立即寻求医生的帮助。
五、应用氯吡格雷时应注意的问题
1.怀孕及哺乳的女性谨慎使用:氯吡格雷对胎儿及婴幼儿的作用还不明确,所以怀孕及哺乳的女性应该谨慎使用。若有必要应用氯吡格雷,则应该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并权衡其利弊。
2.与其它药物的交互作用:氯吡格雷可能会和诸如阿司匹林,华法令等其它药物产生反应。所以,病人在服氯吡格雷时,一定要让医生知道自己是否在服用其它药物。在服用其它的药物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或者抗凝药物。医生会针对病人的病情,对病人的病情做出相应的调整和监控。
3.定期检查:在使用氯吡格雷时要做血常规、肝功能等检查,同时还要密切关注自身的情况。对患者进行定期检测,可以帮助患者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从而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另外,为了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还需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4. 药物的合理储存:病人要将氯吡格雷安全地保存在儿童不能触及的地方。药物要贮存于干燥、通风、避光、避热的场所。如药物失效或破损,请马上停用,并将其丢弃。
5.遵从医生的指示:病人必须遵守医嘱,不得擅自改变用量或停用药物。如有关于氯吡格雷的问题或反应,请与相关的医师或药剂师联系。
6.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在接受医疗治疗的同时,病人也应该积极地进行预防,以减少发生心血管疾病。主要是通过对高危因素的控制,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同时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预防性措施和药物疗法联合应用,可以更有效的减少心血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