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如何应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2023-10-27 11:19:38
作者:王彦
作者单位:盐山县圣佛中心卫生院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妇科问题,影响了许多女性的生活。这些疾病包括尿失禁、大便失禁、盆腔疼痛等,往往给女性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和困扰。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了解你的病情

首先,你需要了解你的病情。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包括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和生殖道损伤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往往是由于盆底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异常导致的。在日常生活中,咳嗽、打喷嚏或大笑时,你可能会有少量尿液不自主地流出,这就是尿失禁。尿失禁不仅影响你的生活质量,还会对你的社交和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如果你经常感到尴尬,因为不小心漏尿或性功能障碍,别害羞,这种情况很常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第一步,因为你需要知道自己有问题才能采取措施来改善。不要把问题藏起来,与医生或专家谈谈,他们会帮助你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二、锻炼盆底肌肉

盆底肌肉是控制尿液和大便的关键肌肉。通过锻炼盆底肌肉,可以提高肌肉的强度和弹性,减少尿失禁的发生。以下是一些简单的盆底肌肉锻炼方法:

收缩肛门:在收缩肛门的同时,将尿道、阴道和肛门周围的肌肉向内收缩,保持几秒钟,然后放松。这种锻炼方法可以帮助你加强尿道、阴道和肛门的肌肉。

练习中断排尿:在排尿时,尝试在中间暂停几秒钟,然后再继续排尿。这种锻炼方法可以帮助你提高对盆底肌肉的控制能力。

使用盆底肌肉锻炼垫:使用盆底肌肉锻炼垫可以增加锻炼的舒适度和效果。将垫子放在马桶上,坐在上面,然后进行收缩肛门的练习,这样可以增加盆底肌肉的锻炼强度和效果。

生物反馈疗法:这是一种利用电子仪器来评估和训练盆底肌肉的方法。通过生物反馈疗法,你可以了解自己盆底肌肉的收缩情况,并学习如何更好地控制它们。

盆底肌肉锻炼:通过收缩和放松肛门和阴道周围的肌肉,可以缓解盆腔区域的紧张感,减轻疼痛。

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助于减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症状。以下是一些建议:

减肥:过重会增加盆底肌肉和神经系统的负担,导致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等问题。因此,减轻体重可以改善盆底功能。

避免过多使用腹压:腹压是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腹压,例如避免频繁咳嗽、长时间站立或举重等。

热敷: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在腹部,可以缓解盆腔肌肉的紧张,减轻疼痛。注意不要过度热敷,以免皮肤受到伤害。

饮食:饮食对盆底功能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果你经常遇到尿失禁问题,那么你需要留意你的饮食和水分摄入。有些食物和饮料可能会刺激膀胱,导致更多的尿液。所以,要尽量避免咖啡因、辛辣食物和酒精。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可以改善肠道健康,减轻便秘症状。同时,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也有助于减少尿失禁的发生。

四、寻求专业治疗

如果你尝试了上述方法仍然无法缓解症状,或者症状严重影响到你的生活质量,应该考虑寻求专业治疗。专业医生可以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行为疗法。这包括改变生活方式、调整饮食、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比如便秘、咳嗽等)等,以及通过生物反馈和电刺激来加强盆底肌肉的锻炼。生物反馈是一种通过电子设备来帮助你感知自己的盆底肌肉收缩和放松的方法;电刺激则是通过电流来刺激盆底肌肉收缩,增强肌肉力量,这些方法通常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药物治疗。一些药物可以帮助缓解盆底功能障碍的症状,比如尿失禁、盆腔疼痛等。但是需要注意,药物治疗并不能根本性地解决问题,只能缓解症状。根据医生的建议,可以使用一些非处方药,如布洛芬等,以缓解轻度的盆腔疼痛。但是,不要未经医生指导就随意使用药物。

手术治疗。在一些严重的情况下,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比如,对于严重的尿失禁,可以通过手术来增强或修复膀胱颈部的肌肉;对于严重的便秘问题,可以通过手术来调整肠道的功能。但是,手术治疗通常是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情况下才考虑的。对于某些严重的盆腔疼痛病例,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来选择是否进行手术。

总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虽然常见,但是只要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就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让我们一起关爱自己的身体,远离盆底功能障碍的困扰!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