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孤独症”不仅是孤独
2024-03-08 12:02:52
作者:杜海霞
作者单位:临沂市罗庄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曾感受过孤独。然而,千万不要误以为名为“孤独症”,就仅仅是关于孤单的情绪体验。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孤独症,帮助公众更全面地理解这一疾病。

一、孤独症的表现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孤独症并不是一种心理疾病,而是一种生物学的神经发育障碍。这意味着它并非由病人的经历或环境造成,而是由大脑在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差异所导致。这种差异使得病人在社交、沟通、感知和行为等方面存在困难。

在社交方面,孤独症病人往往难以理解和表达情感,难以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他们可能对他人的情绪、需求和意图缺乏理解,也可能无法分享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在沟通方面,他们可能会遇到语言和非语言沟通的困难,如难以开始或维持对话,或者难以理解他人的语言和非语言信号。此外,孤独症病人还可能在感知方面存在困难,如过度敏感或对环境中的刺激反应不足。他们可能对声音、光线、触觉等感觉输入的反应过于强烈或过于微弱,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在行为方面,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刻板的行为模式,如反复开关门、排列物品,或者对变化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

然而,尽管孤独症病人在这些方面存在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无法学习、无法成长。实际上,许多孤独症病人都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独特的兴趣。他们可能在艺术、音乐、数学等领域有超常的表现,他们的思维方式也可能与众不同,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

二、孤独症的成因

1.生物学和遗传学:据统计,如果家族中有孤独症病人,下一代患病的可能性会增加。孤独症的遗传率高达80%~90%,这意味着遗传因素在孤独症的发病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此外,大脑的功能和结构异常、神经递质的代谢失衡、某些未知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等也都可能与孤独症的发生有关。

2.环境因素:例如,儿童在婴儿期感染某些疾病、接触有害物质或药物,以及母亲在怀孕期和喂奶期遭受感染或暴露于有害物质等,都可能增加孩子患孤独症的风险。母亲在怀孕期和喂奶期的感染,特别是流感病毒感染和麻疹等病毒性感染,可能会造成胎儿的大脑发育受损,从而增加孤独症的风险。

3.神经生物学:孤独症病人的大脑神经发育可能存在异常,包括神经元连接的异常、脑区功能异常等。这些异常可能导致病人在社交、语言和行为方面出现障碍。

4.免疫系统异常和神经递质异常:免疫系统异常会引发一些炎症性疾病,而这些炎症性疾病又可能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和功能,从而导致孤独症的发生。

三、孤独症的治疗措施

1.药物治疗: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可以帮助缓解孤独症病人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和过度活跃等情况。

2.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教育,可以帮助孤独症病人提高社交技能、沟通技巧和情绪管理能力。这些治疗方法通常涉及与病人建立信任关系,然后通过一系列的结构化活动来教导他们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回应他人的情感和行为。

3.教育和训练:针对病人的年龄和表现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训练计划,可以帮助病人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兴趣爱好、增强社交技能。这可能包括语言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

4.行为疗法:应用行为分析是一种常用的行为疗法,通过奖励和惩罚机制来教导孤独症病人如何表现出更适当的行为。这种方法通常包括一系列的结构化活动,旨在教授病人基本的社交技能和生活技能。

5.社交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练是帮助孤独症病人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关系、理解和回应他人的情感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包括教授病人如何与他人进行眼神接触、分享兴趣、轮流交谈等。

当我们走进孤独症的世界,我们不禁深思——何为正常,何为不同?每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光芒与色彩。孤独症并非选择性地闭上了与世界的门窗,而是拥有一扇特别的窗户,透过它看世界、感受世界、与世界互动。终结对“孤独症”的误解,恰恰需要我们放下成见,伸出援手,以开放的心态共建一个更具包容性和理解力的社会环境。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