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工作中有许多与心脏相关的疾病,其中冠心病是常见的一种。通常来说,冠心病患者在临床中常常会表现为胸闷、疼痛、心慌、气短等,这些症状一定要引起患者重视,因为冠心病如果严重发作,可能会危及生命。
一、冠心病概述
(一)冠心病概念
冠心病医学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有关,狭窄程度超过50%,或由于血管痉挛性收缩,或由于小冠状动脉微循环发生异常,都会引发心肌缺血,典型表现就是胸痛。冠状动脉血管出现粥样硬化会导致血管腔闭塞或狭窄,出现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因此,冠心病又叫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缺血性心脏病或冠心病。
(二)冠心病的分类
当前专家把冠心病分成两大类,分别是慢性冠心病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慢性冠脉病包括缺血性心肌病、稳定性心绞痛与隐匿性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与不稳定型心绞痛。
(三)冠心病的主要症状
冠心病患者常会表现出一些症状,在早期的症状主要为心绞痛,病灶位置主要在胸骨后心前区,患者若过于劳累、情绪激动,或受寒凉之后,会出现阵发性、持续性憋闷感,同时还会出汗,这些统统都会辐射至左侧手指与上肢。在临床中冠心病的症状复杂多样,包括胸痛症状、全身症状、消化道症状、休克症状与心力衰竭症状等。胸痛症状表现为胸部疼痛,有紧缩感与压迫感,疼痛的位置在胸骨后,还要辐射至心前区、颈咽部、左肩与左手;疼痛的时间通常不会超过10分钟,口服硝酸甘油或休息,疼痛可以得到缓解;全身症状表现为心慌、发热等;消化道症状表现为上腹胀痛、呕吐、恶心等;休克症状表现为皮肤湿冷、烦躁不安、昏厥、大汗淋漓等休克表现;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咳痰、下肢水肿、肝脏肿大等心衰症状。部分不典型冠心病症状表现为:牙疼、上腹痛、脊背痛和下肢痛等症状,应引起重视,以防误诊。
(四)冠心病的致病因素
冠心病的致病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缺乏运动、吸烟、冠心病家族史、生活压力大等危险因素。而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包括三高,也就是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三高是动脉硬化的主要发病机制;不良的生活方式、肥胖、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等也是冠心病的致病因素。
二、冠心病的治疗
治疗冠心病,可以采取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对于胸痛、胸闷症状比较明显的患者,建议到医院排查冠心病。高危因素的人群最好定期到心脏科门诊进行随访。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治疗、降血压、调节血脂等治疗方法,主要使斑块保持稳定。还可以采取介入治疗,也就是血管支架治疗以及外科手术治疗,比如,冠状动脉搭桥术,这些手术治疗方案都具有比较显著的效果。冠心病患者还可以采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全动脉冠脉搭桥术、小切口冠脉搭桥术等微创手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防止了体外循环对患者脏器、组织缺血再灌注的损伤,减少了患者的生理干扰,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外科手术治疗所引发的多种并发症,比如,肾功能不全、心房颤动、心肌梗死、中风、出血、认知功能障碍等,使重症患者与高危患者可以安全度过围术期,在术后得到快速的康复,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建议:冠心病患者一旦胸痛、胸闷症状发作、经休息和急救药物治疗难以缓解或发作频繁,一定及时到医院就诊救治。
三、冠心病患者在平时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冠状动脉患者,要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注意规律的作息,保证睡眠的充足,还要适当地进行有氧运动,合理膳食。并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地服用相关药物。对血脂、高血压等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地控制。
总而言之,在平时的生活中,人们一定要注意对冠心病的预防,感觉有胸痛、胸闷、心慌、气短等情况,一定要到医院及时地就医,对冠心病进行排查。若确诊为冠心病,一定要配合医生进行积极的治疗,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并注意日常生活的护理,使冠心病得到有效的控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