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手术,很多人都会想到麻醉,麻醉可以保证手术安全,对一个人或家庭来说都十分重要。麻醉是手术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麻醉在手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关于手术麻醉,你需要了解哪些知识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手术麻醉概述
(一)麻醉概念
麻醉就是通过药物使身体的全部和局部的感觉暂时性地消退或消失,从而在手术中达到无痛的目的。麻醉药物主要作用于人体的神经,而神经功能不但会使人体有感觉,还会对意识、血压、呼吸、体温等具有一定的支配功能,因此,在手术中,麻醉师的主要职责就是维护患者的生理功能,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无痛的状态下,使医师能够顺利进行手术。
(二)麻醉分类
麻醉具有很多种,包括神经阻滞麻醉、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等。腹腔镜手术与腹部手术通常会采取全身麻醉的方法来进行手术,上肢与下肢手术通常会采用椎管内麻醉与神经阻滞麻醉的方法来进行。对于门诊的小手术,通常会采用浸润麻醉与局部麻醉的方法来进行。当前麻醉的方式有多种选择,一般也会采取联合麻醉,从而使麻醉的并发症得到有效地减少,使患者的安全得到保障。
(三)麻醉费用
由于麻醉的选择方式不同,麻醉的费用也有所区别。对于小手术,采取局部麻醉的费用比较低。若进行大手术,麻醉的费用就会比较高,麻醉的费用与麻醉时间的长短和麻醉药物的使用多少有直接的关系。
(四)麻醉医师的作用
麻醉看似简单,而实际上需要麻醉医师具有深厚的医学功底与较多的知识储备。在麻醉手术中,麻醉医师需要做好术前的评估与处理,术中为患者提供麻醉和支持,在术后进行监护与疼痛治疗。麻醉医师守护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在麻醉医生的有效配合下,外科医生才能够顺利完成手术。
二、手术麻醉前的注意事项
为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麻醉师在手术麻醉前会详细了解患者手术麻醉史、病情、慢性疾病治疗状况等,从而为患者麻醉师制定合理的麻醉方案。手术前,患者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是手术成功前提,患者要保持心情放松,适时和主管医生、麻醉师、护士与家人进行沟通,解除内心的疑虑,特别是手术前一晚保证充足的睡眠。患者在手术前后经常会出现呕吐、恶心等不适症状。通常手术会要求患者在术前8小时禁食,6小时禁饮。由于保留鼻胃管、药物、手术操作、患者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患者在术前要做好术后可能出现一些症状的心理准备,保持心情放松,为手术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手术麻醉中的注意事项
麻醉操作过程中患者需要有效地配合。第一,患者在手术麻醉前要除去假牙、摘掉饰品等,并于术前适当地进行呼吸功能训练;第二,进入手术室之后,要服从医护人员的安排,配合医护人员完成麻醉体位;第三,局部麻醉或椎管内麻醉时,患者若处于清醒状态,有不适感,要及时告知麻醉师;第四,在手术的整个操作过程中,都需要患者进行积极的配合,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不必要的痛苦。
四、手术麻醉后的注意事项
每个手术患者在术后都会经历切口疼痛,持续的疼痛会影响患者的呼吸、有效咳嗽、休息与早期活动,增加对身体的损害。所以,在必要的情况下,要采取术后镇痛,减轻患者的痛苦。患者在手术后最好安静地休息,术后48小时内要避免过多亲友的探视,影响患者的术后观察与治疗。所以,患者的亲友在术后尽量减少探视时间,患者在术后48小时内需要充分地休息,并配合医生进行术后的观察与治疗。若采取椎管内麻醉,在术后可能会有双下肢麻木、酸胀的情况,这属于正常现象,在麻醉药效完全消失后,患者就可以恢复正常感觉。若术后4小时,双下肢仍感觉异常时,可以告知手术医生与麻醉医生,进行适时诊疗。
结论:总而言之,对于手术的患者来说,一定要了解手术麻醉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配合医生做好手术麻醉前的准备,在手术中做到有效的配合,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在手术后能够更好地进行术后康复,使身体早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