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情发展缓慢且反复发作,给治疗或预防带来较大难度,因此得到医学行业广泛重视。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慢阻肺患者全球人数达到3.84亿,其中有300万人群因慢阻肺导致死亡,占据全球第4位引发患者出现死亡的病因。我国出现慢阻肺患者人数达到1亿左右,由此可见慢阻肺不仅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同时也容易导致病人出现死亡,这便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效防治该类疾病,并提高预防意识。
1、慢阻肺病因
引发慢阻肺病因尚不明确,但临床发现与阻塞性肺气肿及慢支肺气肿因素相关,引发诱因通常以环境因素以及个体存在差异化。环境因素包括空气污染、长期有吸烟史、吸入大量化学物质、粉尘、有毒气体或颗粒物、呼吸道感染,也与居住环境有一定关系,如居住环境中过度拥挤、空气不流通等,也是引发慢阻肺的重要因素;个体存在差异化主要是指遗传因素、在妊娠期、新生儿期因其他原因导致肺发育不良、气道反应增高等因素。
2、慢阻肺容易发作人群
(1)自身有长期吸烟史或者长期生活在二手烟的空间当中。
(2)在婴幼儿期间经常出现严重呼吸道感染的人群。
(3)因工作原因需要长期接触职业性粉尘;或者长期接触化学有毒性物质或者气体;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的环境当中。
(4)长期受到大气污染的影响,因大气中所含有毒气体如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会对肺黏膜上皮组织造成严重损害,导致肺液分泌相对增加,容易引发各种细菌感染。
在我国对慢阻肺疾病的现状分析,其具备致残率、致死率、发病率、患病率较高等特性,有效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但人们却对该疾病的知晓情况较低。因慢阻肺患者临床出现咳痰、呼吸困难、咳嗽、气喘、胸闷、喘息等明显症状,病程长且反复发作,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慢阻肺疾病呈现逐年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及气喘症状,引发患者出现严重体重下降、心态焦虑、疲惫不堪、过度消瘦、食欲不振、乏力等其他非典型症状。
3、慢阻肺治疗
(1)戒烟:患者有长期吸烟情况时必须要戒烟,戒烟不仅可以缓解慢阻肺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也可降低急性发作的几率,是治疗慢阻肺反复发作的最有效、最经济、最直接的措施。
(2)坚持用药:慢阻肺患者必须合理使用药物控制病情发展,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控制好药物的剂量,根据不同阶段的病情发展选择合理的药物治疗,包括祛痰剂、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
(3)适当锻炼:合理运动是锻炼肺部功能的有效措施,患者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并控制好运动的力度,尽量选择有氧运动,如慢跑、太极拳、体操、散步等等,运动幅度要从少到多、从弱到强,逐渐提升机体运动耐受能力。
(4)家庭氧疗:慢阻肺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会出现呼吸困难情况,进而引发肺部出现慢性呼吸衰竭,这时患者可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选择有效的家庭氧养方法,快速改善呼吸困难症状并减少二氧化碳的潴留。
(5)防寒保暖:日常必须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因慢阻肺急性发作与感冒、着凉有一定关系。患者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服,在寒冷或者冷空气侵袭的季节尽量减少外出。
4、慢阻肺预防
(1)戒烟:戒烟是预防慢阻肺的重要措施,在疾病发作任何阶段都可防止慢阻肺的进一步发展。
(2)注意生活环境:因工作原因需要长期接触有害有毒气体时,要尽量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如果情况严重建议适当更换工作台。
(3)加强锻炼:日常做好多项体育锻炼,提升体质,以加强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功能。
(4)饮食合理:日常饮食要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的食物,如动物肝脏、新鲜水果蔬菜、胡萝卜、蛋白等,有效提高呼吸道黏膜的抗病及修复能力。
(5)接种疫苗:根据情况适当接种相关疫苗,提升上呼吸道感染的免疫能力。
(6)避免诱因:在外出或者运动过程中,减少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聚集,尤其是在流感或传染性疾病流行的季节尽量避免外出。
(7)定期检查:定期对肺功能进行相应检查。
小结
总之,肺部出现不适不要一拖再拖,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因多数肺病是拖出来的,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