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颈椎病的自我救赎
2024-03-15 14:27:46
作者:赵巧云
作者单位: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它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近年来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

颈椎病的常见原因

1.不良的姿势:长时间保持不良的颈部姿势,如低头或仰头,可能导致颈椎过度受力,引发颈椎病。

2.办公室工作:长时间坐在办公桌前,尤其是使用电脑的人,容易导致颈椎病。不正确的办公桌椅设置、电脑屏幕高度不当等因素都可能对颈椎造成影响。

3.缺乏运动:缺乏适当的运动和锻炼,导致颈部肌肉和韧带的弱化,增加了颈椎受伤的风险。

4.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的结构逐渐退化,椎间盘失去水分和弹性,增加了颈椎病的发生概率。

5.颈部受伤:事故、运动意外或其他外伤可能导致颈部受伤,引起颈椎病。例如,颈部扭伤、颈椎骨折等情况。

6.遗传因素:一些人可能具有遗传性的颈椎问题,如椎间盘退化等,增加了患颈椎病的风险。

7.肌肉紧张和炎症:长时间的肌肉紧张、颈部肌肉炎症等因素可能导致颈椎受压,引发病症。

8.椎间盘突出:椎间盘是连接椎骨的软垫,当椎间盘突出或膨出时,可能对周围的神经根和血管产生压力,引起颈椎病症状。

9.骨刺和骨赘:颈椎区域出现骨刺或骨赘(骨性增生)可能导致神经受压,引起颈椎病。

颈椎病症状

1.颈部疼痛:最常见的症状是颈部疼痛,可能是钝痛、刺痛或僵硬感。这种疼痛通常在颈椎区域集中,有时可能向上背部、头部或肩膀辐射。

2.头痛:颈椎病可以引起头痛,尤其是在颈部肌肉紧张的情况下,头痛可能向头颅的其他区域扩散。

3.肩膀和上背痛:症状可能扩展到肩膀和上背,导致这些区域的疼痛和不适感。

4.颈部僵硬:患者可能感到颈部肌肉僵硬,难以自由转动颈部。

5.放射痛:颈椎问题可能导致神经根受压,引起放射痛,即疼痛感可能延伸到手臂、手部、甚至胸部。

6.麻木和刺痛:受累的神经可能导致手臂或手部的麻木感、刺痛或刺痛感觉。

7.肌肉无力:颈椎病可能影响到颈部周围的肌肉,导致肌肉无力感。

8.头晕和视觉问题:一些人可能经历头晕、眩晕感,甚至出现视觉问题,如模糊或复视。

9.手部协调问题:在一些情况下,颈椎病可能影响到手部的协调能力,导致手部动作不准确。

颈椎病自我救赎的方法

1.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长时间低头或仰头都可能对颈椎产生负担。在使用电脑或手机时,保持眼睛平视屏幕,头部不要过度前倾或后仰。站立时保持自然挺直的姿势。

2.频繁休息与运动:长时间的固定姿势容易导致颈椎问题。每隔一段时间就站起来活动一下,进行颈部、肩部和上背部的伸展运动,有助于缓解紧张感。

3.正确的睡眠姿势:选择一个合适的枕头,保持颈椎的自然曲度。避免使用过高或过低的枕头,以及侧卧时颈部过度扭曲的姿势。

4.热敷和冷敷:当颈椎感到紧张或疼痛时,可以尝试使用热敷或冷敷来缓解症状。热敷有助于放松紧张的肌肉,而冷敷则有助于减轻炎症。

5.合理的办公环境:确保办公桌和椅子的高度适中,以避免颈椎长时间处于不自然的姿势。使用支撑颈部的椅垫也是一种良好的做法。

6.控制手机使用时间: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尤其是在床上。保持手机与眼睛平行的高度,减少对颈椎的负担。

7.维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体重,戒烟限酒,有助于改善整体的健康状况,减轻颈椎负担。

8.坚持颈椎操:通过进行颈椎操,可以锻炼颈部周围的肌肉,有助于改善颈椎的稳定性。这套颈椎操一共有9节,注意做动作时要慢慢来,不要用力过猛,不然会适得其反。(1)双掌擦颈:用左手掌来回摩擦颈部,口中默念8下后,开始捏后颈,然后换右手,有助于颈部放松。(2)左顾右盼:头向左转90度,停留3秒,再向右转,停留3秒。做两个8拍。(3)前后点头:把颈尽量向前伸,停留3秒,再向后仰,停留3秒。做两个8拍。(4)旋肩舒颈:双手置两侧肩部,掌心向下,两臂先由后向前旋转20~30次,再由前向后旋转20~30次。(5)颈项争力:左手放在背后,右手手臂放在胸前,手掌立起向左平行推出。同时头部向右看。保持几秒钟。再换左右手。(6)头手相抗:双手交叉紧贴颈后,用力顶头颈,头颈向后用力,互相抵抗5次。(7)仰头望掌:双手上举过头,手指交叉,掌心向上。将头仰起看向手背。保持5秒。(8)放眼观景:眼球顺时针,逆时针转动。闭上眼睛,手掌搓热,附在眼皮上片刻。睁开眼睛看向远方,远方最好是有绿色的树木。

这些建议旨在帮助预防和缓解轻度颈椎问题,但对于严重的颈椎病症状,建议寻求医生的专业建议和治疗。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