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教你看懂医学影像CT、核磁共振诊断报告单
2023-07-10 16:19:59
作者:王彦伟
作者单位:河南省叶县第二医院/CT/磁共振室

在医院里,许多人拿到自己的医学诊断报告单,都会处于一头雾水的状态,看着报告单上的多项数据,自己却一丝头绪也没有。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这些诊断报告单呢?不同类型的报告单上,又有哪些信息需要我们特别注意呢?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包含的重要信息

患者信息: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

临床病史:患者的主诉和相关病史,例如症状的发生时间、疼痛部位等。

影像描述:对影像学表现进行详细的描述,涉及所检查部位的解剖结构、异常表现的形态、大小、密度或信号、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影像所见:根据影像学表现给出的结论和诊断意见,可能包括疾病名称、病变特点、良恶性判断等。

诊断意见:医生根据影像所见提供的最终诊断结论,并可能附带治疗建议或后续检查的建议。

其中,医生的诊断意见极为重要,需要重点关注,其主要分类正常、准正常、准异常和异常四种。以CT影像为例,则主要表现为以下形式:

(1)正常:当CT影像显示所检查部位无任何异常或病变时,医生会给出正常的诊断意见。例如,如果CT头颅影像没有发现明显的颅内异常结构,则诊断意见为正常。

(2)准正常:如果CT影像上存在一些细微的结构变化,但不足以被明确定义为异常,医生可能会给出准正常的诊断意见。例如,如果CT腹部影像显示肝脏边缘微模糊,但无其他明显异常,医生可能会给出准正常的诊断意见,并建议进行进一步观察或重复检查。

(3)准异常:当CT影像上存在一些可疑异常或病变,但医生无法做出明确的诊断时,会给出准异常的诊断意见。例如,如果CT胸部影像显示肺部有一个小的结节,但无法确定其恶性或良性性质,诊断报告上会体现出准异常的诊断意见,建议患者进一步开展检查。

(4)异常:当CT影像显示有明显异常或病变时,医生会给出异常的诊断意见。医生会描述病变的性质、位置、大小等,并根据影像所见给出可能的疾病诊断或表述良恶性程度。例如,如果CT胸腔影像显示肺部有一个直径较大的肿块,并且具有恶性肿瘤的特征,医生的诊断意见为异常。

CT专用术语科普

CT平扫:也称为无增强扫描,是指在CT检查中使用X射线获取多个切片图像,这些图像以相同的密度方式进行扫描。CT平扫一般用于评估组织结构和器官的密度、形态和解剖结构。

2.增强扫描:在某些CT检查中,医生会注射一种含碘的造影剂,以增强特定组织或血管的可见性。通过增强扫描,医生可以更清楚地观察血管、器官和肿瘤等病变。

3.CT值:CT值是测定人体某一局部组织或器官密度大小的一种计量单位,它是由于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程度不同而产生的,表示为一个数字。CT值的单位是哈氏单位,通常以Hu表示。负数表示低密度(如空气),正数表示高密度(如骨头),而0表示水的密度。

4.图像后处理:CT图像后处理是指在获取原始CT图像后,将其进行进一步的计算和处理以生成特定的图像重建或修正。这些技术包括三维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等。后处理技术可以改善图像质量、显示特定解剖结构,并为医生提供更详细的图像信息。

MRI专用术语科普

T1W/T2WI: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是MR中常用的图像序列。T1WI图像显示组织的信号强度与其长T1驰豫时间有关,对脂肪具有高信号强度,对液体具有低信号强度。T2W图像显示组织的信号强度与其长T2驰豫时间有关,对液体和炎症区域具有高信号强度。

2.PWI:灌注加权成像是一种MR技术,用于评估组织或血管的血液灌注情况。通过在注射对比剂后进行连续扫描,可以观察到对比剂进入组织和血管的速率和量,从而评估血液供应情况。

3.MRS:磁共振波谱主要用于评估组织的化学成分和代谢情况的技术。它可以测量特定化合物(如乳酸、肌酸、胆碱等)的信号,从而提供关于组织代谢状态的信息。MRS通常用于研究肿瘤、脑部疾病和其他病理情况。

结束语

总得来说,想要看懂CT和核磁共振图像整体较难,需要先了解多种专业术语,结合具体的医生诊断意见进行阅读和查看。若仍旧存在一些疑问,建议积极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寻求他们的专业意见。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