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正确认识小儿先天性拇指扳机指
2023-07-11 17:33:15
作者:魏进华
作者单位:孟州惠康骨科医院

先天性拇指扳机指是指儿童拇长屈肌腱在腱鞘内滑动受阻,处于屈曲或伸展状态的拇指指间关节在被动活动时,产生像枪的扳机一样的阻挡感。本病比较多见,绝大多数为先天性拇指扳机指,占先天性上肢畸形中的2.3%,可见于一侧或双侧拇指。病因尚不清楚。

临床表现:可分四期:一期(结节型)表现为拇指掌指横纹处可触及局部结节,手指推不动,可伴有轻压痛,屈伸活动时没有弹响;二期(主动弹响型)表现为自己活动伸直手指时可发生弹响;三期(被动弹响型)表现为患儿手指不能自己伸直,需要被家长帮助伸直手指时可存在弹响;四期(僵硬型)表现为患儿手指钩状的畸形,自己伸指及家长帮忙都伸不直;本病由于小儿手小,手部动作多不规律。也就是说,患儿手部虎口开大的拇指外展动作做的少,不容易被家长发现。一般多在半岁到一岁半时,无意中被家长(也有两岁以后上幼儿园被老师发现)发现患儿拇指呈钩状不能自己伸直前来就诊。不宜被发现,不宜被诊断是本病的一个临床特点。如发现小儿的一侧或双侧拇指呈钩状,不能伸直。掌指横纹有硬结,可考虑本病,所以诊断并不困难。

治疗:一期和二期可选择佩戴支具,局部理疗保守治疗;三期和四期多需手术治疗。由于少儿扳机指有自愈可能,因此对于什么时机做手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关学者在分析一百余例拇指扳机指的自然病程后认为:1.出生时即有的拇指扳机指,在出生后的第1个月至少有30%可以自愈;2.拇指扳机指在3~6个月被发现的,在其后的3~6个月中有15%可以自愈;3.4~5岁以后做手术的,很有可能发生指间关节挛缩,也会影响手指的血管神经束发育(手指常年呈钓状不能伸直,血管神经束长度可能不够)。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询问病史,很少有家长可以准确说出小儿拇指活动受限的时间。考虑到全身麻醉风险的原因,所以建议连续保守治疗3个月不能自愈的患儿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年龄不要超过两岁半。手术方法:掌指关节横纹处做约1厘米的横形切口,切开皮肤后,钝性分离,显露拇长屈肌腱腱鞘,纵行切开或部分切除A1滑车,拇指即可伸直,并达到拇长屈肌腱能自由滑动,肌腱上的结节可不予处理。术中应注意保护切口两侧的血管神经束。术后任患儿自由活动患指,效果良好。

在照顾小儿的日常生活中,比如穿衣、洗手、洗澡、剪指甲,可以多观察及触摸小儿的手指,感觉手指的活动范围。提高对该疾病认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患儿误诊误治。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