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脑梗死的治疗措施以及康复锻炼方法
2023-04-04 17:33:16
作者:汤志亮
作者单位:五莲县人民医院

脑梗死主要是由于患者脑部血管出现堵塞,导致其血液供应不足所致的突发性脑部疾病,对患者的危害极大,可能会使其肢体、语言、视觉以及思维记忆等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障碍,若不能及时进行治疗,还会对其生命造成威胁,因此,人们一定要提高对脑梗死的重视程度,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脑梗死的治疗措施以及康复锻炼方法。

脑梗死的治疗措施

一般治疗

若患者处于病情发展急性期,应尽量保持卧床休息,此时医务人员应注意患者皮肤状况,以及大小便是否正常,保证营养供应,避免其体内电解质平衡紊乱等。除此之外,还要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保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给予其呼吸机辅助呼吸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改善脑梗患者病病情的重要途径之一。临床上常用以下几种药物对脑梗患者进行治疗:1.溶栓药物,可以迅速恢复脑组织血液供应,抢救缺血半暗带、缩小梗死面积。常用的有rt-PA和尿激酶,此类药物可在患者发病4.5-6小时内应用,此药物进入循环系统后,能够有效与纤维蛋白结合,进而激活纤溶酶原,形成纤溶酶,进而达到溶栓,改善患者相关病情,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注意的是,溶栓药物的应用要符合溶栓适应症,并排除禁忌症,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才能应用。2.抗血小板药物,若经全面评估后,患者不宜进行溶栓治疗时,并且没有出血等禁忌症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对阿司匹林肠溶片不能耐受者可选择氯吡格雷或者是西洛他唑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3.抗凝药,若患者伴有心房颤动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则需要口服抗凝类药物,以此预防再发血栓栓塞事件。4.脑保护药物,改善脑代谢类药物,调脂稳定斑块药物及根据患者基础病,加用降压药物及降糖药物等。

手术治疗

临床上较为常用治疗脑梗死的手术措施主要有两种,一种为急性期介入取栓手术,介入取栓手术对时间要求比较严格,需要在6小时内进行。另一种是大面积脑梗死或发生脑疝时行开颅去骨减压术。患者病情稳定后可行动脉造影,颈部及颅内动脉血管发生狭窄时,根据其具体病变程度,选择进行动脉内膜剥离、血管形成以及支架手术等不同形式进行治疗。

脑梗死的康复训练

肢体锻炼

脑梗死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偏瘫等后遗症,因此,应积极对患者进行肢体康复训练,通过屈伸关节、抓取物品等动作促进肢体功能的康复,若患者肢体功能完全丧失,不能自主进行活动时,则需要在护理人员或家属的帮助下,对其进行被动训练,如对患者患侧肢体进行按摩、带动患肢进行屈伸动作等。

语言锻炼

绝大多数脑梗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语言中枢受损等后遗症,导致其语言功能出现障碍,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弹舌、圈舌、顶牙等动作提高舌头的灵活度,并通过阅读、唱歌等方式促使患者语言能力恢复。除此之外,还可在病房中为患者设置电视、收音机等,以此促进患者视觉、听觉的恢复。总之,脑梗死是一种突发性脑部疾病,任何年龄段都有发病的可能性,高发年龄为45~70岁,一旦发生,轻者会出现头晕、眩晕、头痛、肢体麻木等症状,重者会引起偏瘫、失语、昏迷等严重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因此,一旦发生脑梗死后,患者一定要积极配合治疗,及时进行康复锻炼,以此促进机体各功能早日康复。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