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得了脑梗死怎么治疗
2024-03-20 12:02:06
作者:孙红艳
作者单位:荣成市石岛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脑梗死现在已经是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一大疾病,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有高的复发率,高的发病率,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它和癌症,冠心病是对我们生命有严重威胁的三种疾病,还会诱发很多的并发症。容易导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极大的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所以一旦患上该病,患者需要及时接受治疗,以避免严重后果。治疗脑梗死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脑梗死疾病的一些知识。

1 什么是脑梗死

关于脑梗死,多发年龄是六十岁左右的中老年人,男性患病率比女性高,本身就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动脉粥硬化等疾病,还有喜欢吸烟喝酒,暴饮暴食,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都容易诱发脑梗死,有四分之一的人在患病之前都有短暂的脑缺血的情况发生,患病前会头痛,头晕,身体短暂麻木,无力,晕晕乎乎的,发病是比较慢的,通常都是在睡眠中或者安静的时候发作,有的病人发病前期的症状有时候会持续好几天,所以身体出现不适应该及时就医,不要忍着。

2 脑梗死的治疗方法

首先,药物治疗是治疗脑梗死的基础。患者在发病后,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通常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溶栓药物、抗凝药物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阻止血栓形成,恢复脑部血液循环,减少梗死面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其次,手术治疗也是治疗脑梗死的重要手段。对于一些大面积脑梗死或者存在危及生命的情况,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包括介入手术、血管重建手术等。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最后,康复治疗是治疗脑梗死的关键。患者在病情稳定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职业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到最佳状态,减少残疾和复发的风险。但是治疗中需要按照患者的实际状况为其进行治疗,并且需要循序渐进,以逐步帮助其改善病情。

如果本身有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硬化等应该对这些疾病进行治疗,使用血管扩张剂,抗凝治疗,降低血脂,降低血粘度,通过血管手术,切除血管内膜、硬化斑。因为脑梗死是发病率高,的慢性脑血管疾病,病人治疗出院以后也要遵循医生的要求吃药,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要好好控制住,定时去医院检查,脑梗死疾病常用的药品有拜阿司匹林,关于血小板聚集类的药品,有活血作用的药品[2]。

像瘫痪,失语等都是脑梗死会产生的后遗症,服药对这些后遗症的效果也是有限的,只要根据医生的医嘱和积极的治疗,很多的病人都是可以做到正常的自理能力,有的病人还可以继续工作,条件好的病人建议去正规的医院进行康复的训练,无法进行康复活动的,可以自己通过网上学习关于康复训练的方法,自己学习,在发病后的半年内是康复治疗最合适的时间,康复治疗难度比较大,但是效果确实很不错的。

病人患病以后对于之前的所有生活肯定是有很大改变的,除了要早一点对瘫痪的肢体进行康复训练以外,对于偏瘫的部分的锻炼,比如平时使用左手吃饭喝水,在患病后瘫痪部分是右边,就要多锻炼右手来吃饭喝水,多锻炼右手的灵活性,早晨起床的时候穿衣服先穿右边的衣服,最好平时多穿宽松舒适的衣服。

4 脑梗死的护理

饮食:平时吃的食物尽量清淡一些,像一些脂肪低,高纤维,维生素高,新鲜的蔬菜水果可以多吃,像一些动物内脏,太油腻,太咸,太辣,太刺激的食物少吃,面瘫的病人,咀嚼功能不良,吃饭的时候监护人应帮忙,缓慢进食。

心理:脑梗死病人患病后可能会出现暴躁,焦虑,紧张,失望,抑郁等不好的情绪,家人及监护人一定要多对病人心理进行宽慰,多关心病人,耐心一点,多了解一些病人心里的想法,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

后遗症的护理:对于面瘫导致影响说话的病人,要耐心教病人说话,说话速度慢一点,一点点练习,鼓励病人多和别人交流锻炼语言能力。对于半身不遂的病人可以进行坐卧锻炼,监护人帮忙扶着病人躺下坐起来,反复练习。多锻炼病人自理能力,让病人自己吃饭,上厕所,穿衣服,家人在旁边协助帮忙就可以了,尽量让病人自己多锻炼一些。

总之,脑梗死是一种危险的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要及时接受治疗,以避免严重后果。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康复治疗也是治疗脑梗死的重要手段,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希望所有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健康快乐地生活下去。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