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植入术
心脏支架手术还有一个名称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是将球囊导管通过血管穿刺放到狭窄的血管中,然后在体外通过管道使体内的球囊膨胀,从而扩张狭窄的血管,让血液的通过恢复通畅,是一种治疗冠状动脉闭塞的治疗方法。
在术前需向患者及患者家属详细的介绍手术的目的、手术方法、手术的并发症、注意事项等方面的问题。然后根据患者的问题进行心理疏导,从而减轻患者的焦虑;在手术的前一天晚上适当的注射镇静剂,让患者有一个充分的睡眠,使手术当天有良好的体力和良好的状态;在手术之前需要做碘过敏的检查,以确保造影剂的成功使用;在手术之前4个小时内禁食,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尽可能缩短术前禁食时间。
心脏支架植入术后的注意事项
1.继续服药:
心脏支架手术后需要长期吃药,主要是为了预防支架处再次形成血栓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心脏支架手术通常是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在手术时需要在狭窄或者闭塞的冠状动脉处植入支架,从而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手术后支架内会留有支架的残留物,如果不继续吃药,可能会导致血栓形成,引起再次狭窄或者闭塞,因此需要长期吃药,预防病情加重。心脏支架手术后患者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可以避免支架内血栓的形成。此外,还需要短期服用利尿药,如螺内酯片、呋塞米片等,可以减轻心脏负担,还可以预防水肿。患者在服用药物时需要谨遵医嘱,不可私自停服药物,另外,还要注意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病情的恢复情况。
2.定期复查:
心脏支架后的复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复查患者的一般情况,另一方面是进行冠脉造影复查。主要是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复查,之后每年定期体检即可,如有不适,可随时复诊。心脏支架术后的患者,需要术后1个月检查患者有无胸闷、胸痛等临床症状,监测患者血压、心率等相关生命体征的变化,复查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凝血等生化指标情况。术后3个月及6个月主要是通过心脏彩超和血常规检查,监测患者的心脏情况,有无重构或心脏扩大。术后12个月的复查主要做心脏彩超,以及血常规、生化、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等,监测患者心功能的恢复情况。
3.适当运动:
心脏支架手术后恢复期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度的运动,这是因为手术成功植入支架后,心脏血液供应得到改善,心肌能够正常工作。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加强心脏肌肉,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脏病的进一步发展。根据医生的建议和个体情况,可以选择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适度的力量训练。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运动前应咨询医生的建议,并根据个人的体力和病情制定适合的运动计划。在运动过程中,应注意适度,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心脏负担过重。此外,如果出现胸闷、气短、心悸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
4.合理饮食:
心脏支架手术后饮食应注意清淡易消化,清淡饮食可以使胃肠道更加通畅,可以减少避免便秘诱发心衰等因素的发生。摄入盐分过多以后,容易导致体内血容量增加,诱发心衰等。患者前期由于心肌梗死,或长期缺血、缺氧导致体内存在心衰等潜在隐患,加上过多容量负荷后容易出现心力衰竭的可能。心脏支架手术后为更好弥合支架和血管内膜之间的关联,需要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但量不能摄入过大,过多的蛋白质摄入后可能会消耗体内能量,引起心肌缺血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