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如何护理帕金森,这篇文章告诉你
2024-03-20 14:13:15
作者:刘静
作者单位: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医医院
帕金森好发于中老年人,患该疾病后患者会出现慌张步态,感觉、自主神经、睡眠、认知等都会受到影响,因此,该疾病又被称为震颤麻痹。患病后除了干预用药外,对患者护理及家属的健康宣教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好帕金森患者的护理,良好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一、做好饮食护理,规律进食

帕金森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而老年人与青年人相比,五脏六腑衰弱无力,尤其是胃肠道,胃肠蠕动因年龄增长会变慢,若患者在饮食中未能控制饮食,用餐不规律,食用糖分高、油脂高、生冷无节制、饥饱无常的情况下,胃肠道的负担会增加。因此应当根据患者年龄段特点,做出合理的饮食护理规划,让患者保持少食多餐,软烂易消化食物,控制患者糖分的摄入,平衡摄入蛋白质、脂肪,补充维生素。嘱咐患者在饮食中应细嚼慢咽,避免不消化,降低胃肠道负担。若患者需要服用左旋多巴类药物,应当在饭前1h或者是在饭后1.5h后吃,因为蛋白质对该药物的吸收会造成影响,应错开服药时间。

二、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放松心情

帕金森患者患病后会活动会受限,无法正常行走,甚至影响原本的工作和生活,与外界的沟通削弱,加上疾病本身所带来的痛苦,会对患者造成精神压力,出现悲观、消极的情绪反应,这样的状态会影响患者治疗,无法配合医护人员。因此在护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嘱咐家属,日常中不断鼓励患者,让患者树立信心。鼓励患者多参加老年活动,在活动中舒缓心情,可以养花养草,做一些放松心情的活动,让生活更加充实,减少因病情导致情绪波动的情况发生。

三、合理安排锻炼时间,加强按摩及运动锻炼

应为患者安排合理的时间锻炼康复,据调查很多帕金森患者因日常起床习惯,会在早上五六点钟进行运动锻炼,而该时间段外面的气温较冷,会出现感冒的症状。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在该时间段锻炼,还会出现血压骤起骤降的情况,从而加重病情,因此,在选择运动的时间上不宜太早。此外,因帕金森患者步态呈慌张样,在平时的康复训练中,应围绕患者的肌力恢复、手脚灵活程度以及身体平衡情况等进行康复训练。对严重的患者,行走困难的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可以踢患者足跟,促使患者走出第一步。对于抬腿时比较低的患者,则应当嘱患者做高抬腿练习。步频慌张、节律快的患者,让患者站立做摆臂动作,医护人员站在患者的身后或前方,给出摆臂命令,锻炼患者的协调性。对帕金森患者而言,应做好康复按摩训练,需要为患者按摩面部、四肢以及足底等,锻炼患者的呼吸肌,按摩的时长应为每日4—6次,每次的时间为30min,通过锻炼及按摩能让患者自理。

此外,医护人员可协助患者逐步完成起躺、坐位、站立等运动,注意预防摔倒。还应当加强手指关节、腕关节等动作训练,包括:握拳、松拳、伸指、屈腕等;给四肢各部分推拿;或者做一些诸如走路,跑步之类的运动。帕金森患者存在运动能力下降,建议患者加强对四肢和周边的肌肉的锻炼。要注意锻炼身体的平衡能力,比如在床上翻身、起坐锻炼以及走路锻炼等。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还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比如:梳头、指腹训练等;也可以做一些推拿,对帕金森症患者很有好处。

四、安全护理

必须做好帕金森患者的安全护理,由于帕金森患者在运动上受限,行动不便,因此需要密切做好帕金森患者的看护工作。日常生活中对于一些有棱有角的物品,应做好包裹、防护,避免患者在行动中摔倒而受伤。尽可能将一些危险物品远离患者生活,提高患者的活动空间及活动安全。若吞咽困难的患者,在喂饭时需要喂一些软烂的食物,且喂饭要缓慢,避免患者出现呛咳从而导致肺部受感染。

五、生活指导

因患者行动不便,在日常生活中应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属做好生活指导,具体如下:其一,需要为患者穿戴容易穿戴的衣服,对有拉链或者纽扣衣物,可以选择粘扣的形式方便穿戴,鞋子则应选择一脚蹬,不用系鞋带的鞋。其二,在洗浴上为了避免患者滑倒,应在浴盆中或者地板上铺设防滑垫,设置矮脚凳,方便患者坐卧,保持舒适体位。其三,在进餐时家属不能催促患者,让患者细嚼慢咽,以免出现呛咳的情况。其四若帕金森患者出现气管炎、肺炎等,应及时进行医治,避免出现严重的感染情况危急生命。

小结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对患者而言可出现运动障碍、睡眠障碍、言语障碍等,因此护理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安全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指导、心理护理等,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