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女性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或发生的糖尿病。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报道称,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在17~20%左右。然而,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二胎、三胎政策的放开,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预期还会继续增加。那我们就一起看看糖尿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妊娠期糖尿病概述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或发生的糖代谢异常疾病,妊娠期糖尿病不仅会影响孕妇的身体健康,比如,可增加孕产妇出现产程感染、羊水过多、高血压及先兆子痫等发生的风险,还可能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如:可引起胎儿高血糖、宫内发育迟缓、畸形、巨大儿、新生儿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高胆固醇血症等系列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胎儿流产或死亡。因此,了解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原因、症状及预防方法至关重要。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激素水平变化:妊娠期间,孕妇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显著变化,尤其是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水平的升高,可能导致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从而诱发糖尿病。2.遗传因素:妊娠期糖尿病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女性在妊娠期间患糖尿病的风险较高。3.不良生活习惯:长期摄入高热量、高脂肪、低纤维的食物,缺乏运动,肥胖等因素均可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妊娠期糖尿病的症状
妊娠期糖尿病常无明显症状,也可能因人而异,但以下症状较为常见:1.多饮、多尿:孕妇可能出现频繁的口渴、多饮现象,同时尿量也明显增多。2.体重增长过快: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导致孕妇体重迅速增长,尤其是腹部脂肪堆积。3.乏力、易疲劳:由于血糖水平异常,孕妇可能感到乏力、易疲劳,精神状态不佳。4.胎儿生长过快: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导致胎儿生长过快,出现巨大儿的风险增加。
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
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主要通过血糖检测进行。孕妇在妊娠24~28周时应进行糖尿病筛查,包括空腹血糖检测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糖耐量试验(OGTT),俗称“喝糖水”或“糖筛”,是一种很实用的筛查诊断方法。
1.检查要求空腹8小时以后,检查当天先抽取空腹血检测空腹血糖,再喝下用75克无水葡萄糖粉调制的糖水(5分钟内喝完),然后抽血检验喝糖水后1小时及2小时的血糖。
2.三次血糖标准分别为:空腹<5.1mmol/L,1小时<10.0mmol/L,2小时<8.5mmol/L。三项中只要其中任意一项指标超标,就可以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与预防
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与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管住嘴:孕妇应遵循营养均衡、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要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过度肥胖。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分控制饮食,否则会导致孕妇饥饿性酮症和胎儿生长受限.
2.迈开腿:孕妇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量的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步行、瑜伽、孕期体操、撸哑铃等),每天坚持连续运动时间为20~60分钟,每周至少运动3~5天。但是也要注意的是,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运动习惯,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才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提高身体素质。
3.药物治疗:对于部分血糖控制不佳的孕妇,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胰岛素等降糖药物进行治疗。孕妇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切勿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4.定期产检:孕妇应定期进行产检,密切关注血糖、血压等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控制范围:在没有明显的饥饿感,空腹血糖及餐前控制在<5.3mmol/L;餐后1小时血糖<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
5.心理调适: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以免影响母婴健康。
总之,妊娠期糖尿病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通过科学的防治手段,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病率,减轻对母婴健康的影响。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创造一个健康、美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