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阳光灼人,为了避免阳光对眼睛的伤害,相信很多人都有佩戴墨镜的经历。但一旦进入室内或光线较暗的环境时,佩戴墨镜就会陷入昏暗之中,这时就需要摘下墨镜,更换为普通眼镜,切换眼镜、携带出行比较麻烦,为此,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佩戴变色眼镜。变色眼镜在室内或者比较暗的环境下,是无色透明的,不影响正常视线;当进入室外或强光环境时,眼镜就会变成深棕色或深灰色,过滤掉过强光线对视线的影响,“智能”变化,实现视线的无盲切换。无论是夏日开车,还是室外游玩,佩戴一副变色眼镜,镜片状态随时切换,确保不会错过每一个精彩瞬间。那么,变色眼镜为什么会有这么神奇的变色功能呢?这就要归功于隐藏在变色镜片上的“化学奥秘”了!
变色镜片中的化学奥秘
变色眼镜的镜片是用变色玻璃制成的,其中一种常用的变色玻璃中实现变色功能的化学物质就是溴化银和氧化铜。溴化银在正常环境下是无色透明的,当受到紫外线或短波可见光照射时,溴化银会分解成透明的溴离子和不透明的银离子,阳光越强或照射时间越长,分解产生的银离子越多,玻璃的颜色就会加深,最终变成呈深灰色或深棕色。银离子对紫外线或短波光线具有一定的吸收作用,同时透过变色玻璃的光线变少,从而起到遮挡强光的作用。当移动到室内或弱光环境时,失去了强光的激活效应,溴离子和银离子在氧化铜的催化作用下生成透明的溴化银,玻璃颜色恢复到透明或者基色状态,增加透光率,提高眼镜佩戴人员在室内的可见度。更可喜的是,上述两种反应是可逆的,也就是说在分解和合成的化学反应中不会产生化学物质的损失,因此变色反应可以根据外界光照情况循环进行,给人一种自动变色的感觉。
它们有害吗?
看到这里,有人会问,那变色眼镜中的化学物质对人体有害吗?其实大家不用担心镜片中的化学物质,首先,溴化银和氧化铜并未纳入国家危险化学品目录中,其化学毒性较低;其次,变色镜片中的溴化银和氧化铜为微晶粒,经过特定的材料加工且使用量不大,生活佩戴使用的话,不会因为其本身的化学毒性而对人体产生危害。
卤化银“家族”
变色眼镜中的“变色”物质溴化银并不孤单,它是一个叫做卤化银的家族中的一员。卤化银“家族”的主要成员还有氟化银、氯化银和碘化银。卤化银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感光性,其中氯化银和溴化银的特性比较相似,可用于照片胶卷、胶纸等材料的制造。碘化银可用作照相底片或感光纸的显影剂,因能见光分解,并大量吸热,还可用于人工增雨的催化剂。氟化银的性质相对活跃,常作为特定化学试剂。化学物质奥秘多,应用也多,合理的利用会给日常生活带来各种神奇的体验。
变色眼镜的合理选用
优质的变色镜片应该透明,不含乳化色泽,半复明时间短,复明快。无基色的变色镜片原始透过率高达90%左右。有基色的变色镜片原始透过率可低至60~70%。一般太阳镜型变色镜片光照变色后的透过率降低到20~30%。舒适型的变色镜片变色较浅,光照变色后的透过率为40~50%左右。大家可以根据需要和个人喜爱选择正规、质量过硬的变色眼镜,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变色眼镜应合理佩戴,不能因为它能变色避光就将我们的眼睛长时间暴露在阳光直射中,对眼睛带来不必要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