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房管理是医疗服务中较为关键的工作之一,如果出现管理不当,使用药品出现误差的情况,将对患者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威胁到患者生命。那么在药房管理中如何防治药品差错,带给患者更好的医疗服务呢?下面就请大家跟随本文一起了解一下吧。
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处方差错:许多医生在开处方时,会出现对药品不熟悉,写错字打错字的情况,比如把“地吧唑”打成“他吧唑”、“重组人胰岛素30R芯”打成“重组人胰岛素R芯”等。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往往一字之差就会导致使用药品差错的问题,不仅会耽误患者的病情治疗,还可能因为错误用药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隐患。
2.品种差错:在药房中,许多药物的名称相类,不容易区分,如“泰诺林”和“泰诺”、“泼尼松”和“泼尼松龙”等。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药物的外型相似,如“潘生丁”和“多酶片”、“甲麻滴鼻剂”和“鱼肝油滴鼻剂”,在选药时如果无法对其进行仔细区分,则很容易出现药品差错。
3.数量差错:在发放药品时,经常会出现多发药品和少发药品的情况。比如将2盒发作4盒,2瓶发作3瓶的问题。患者用药必须严格按照医生所开处方控制数量,如果数量少了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但是数量多了则可能对患者造成生命健康威胁。
4.忙乱差错:由于许多医院看病人数众多,经常会出现好几名患者同时到药房取药的情况。在喧闹杂乱的情况下,药师很容易忙中生乱,乱中出错,把原本要发给A患者的药物错误发了B患者,而B患者的药物发给了C患者。在此情况下,患者并不了解与药物有关的知识,取药后不会甄别,出现错误服药的问题。
药房管理中防止药品差错相关措施
1.培训药师综合素养:药师作为药房管理中向患者发放药物的直接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首先,要确保其专业技术水平,必须具有良好的药学理论基础,并对各项药物名称、外型了如指掌。在闲暇之余,药师要经常阅读各类药品的使用说明书,充分了解不同药物的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等。除此之外,还要提升药师们整体的思想认知,使其在日常工作中尽职尽责,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并树立优秀的责任心,为每一名患者的生命安全负责。只有同时具备较高的思想认知和专业的技术能力,才能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服务。
2.科学规范处方调配顺序:在日常工作中,要是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调配处方药品。从患者手中结果处方后,要仔细审查,科学调配药品并写明用法,将药品发给患者时要反复向患者确认,秉承着“四查十对”原则,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名,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调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防止发错药品。如果是夜间值班发放药品,药师应在药品方法后复核一遍并签字。
3.优化药房工作环境:如果长期处于纷扰杂乱的工作环境,势必会对药师的情绪造成负面影响,这非是人力所能控制的。一旦药师情绪不佳,则很容易导致药品差错。所以,优化药房工作环境势在必行。首先,在患者取药时,应有序排队领取药物,尽可能减少喧哗,防止杂乱中取错药的问题。其次,要将药房内药物分类有序摆放,对于外型相似、名称相似的药物要分开摆放,从而方便药师取药,减少差错问题。最后,药师人员要经常轮换,防止长时间高压力的工作影响心情。比如,药师每工作一段时间后就换上一名机动人员定岗10~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