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药食同源的一味药材,薏苡仁不仅会出现在中医师的处方签上,还会贮藏在老百姓的厨房里。那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薏苡仁呢?这就要从薏苡仁的营养价值、作用功效和适宜人群来说了。
营养价值
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 L.var.Mayuen (Roman.) Stapf的干燥成熟种仁。气微,味微甜,药性甘、淡、凉。薏苡仁的主要营养成分为不饱和脂肪酸类、酯类、黄酮类、糖类及甾醇类,由于其富含B族维生素、钙、磷、食物纤维和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故薏苡仁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降血糖、调节血脂、抗炎镇痛和抑制骨质疏松的作用。
作用功效
利湿健脾:薏苡仁可以治疗脾虚湿盛所致的面部暗沉、腹胀腹泻、下肢水肿。人体的内湿是指由于脾气的运化及输布水液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的湿浊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内湿的形成与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均有关,但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故称为脾虚生湿。湿邪的特点是重浊黏滞,容易阻遏人体气机,根据邪气阻滞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有侧重。湿邪困阻头面,可见头昏头重、面色暗沉;湿邪困阻脾胃,可见腹部胀满不适、食欲不振、口中黏腻、舌苔厚腻;湿邪困阻大小肠,可见到腹泻、小便不利;湿邪困阻皮肤,可见到水肿症状。故薏苡仁利湿,可以改善湿邪困阻导致的上述症状。
舒筋除痹:薏苡仁可以改善湿热痹阻关节筋脉所致的关节疼痛、筋脉挛急。《黄帝内经》中提到“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内,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也就是脾胃一弱,不能正常运化水谷,四肢的筋脉骨肉没有营养支持,功能就受到了限制。薏苡仁健脾利湿,脾胃运化正常后才可濡养四肢筋脉。
清热排脓:湿热邪气蕴于人体脏腑,邪气外无出路,在内煎熬津液、郁滞气血,成痰成瘀,痰热瘀血互结,酝酿成痈脓。与现代医学里的一些炎症性疾病临床特点一致,如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鼻窦炎、急慢性盆腔炎、前列腺炎等。薏苡仁能清肺热,利胃肠之湿,常配伍其他中药治疗肺痈、肠痈等。
适宜人群
薏苡仁适合湿热体质的人群服用。中医的体质学说将人体分为平和质、气郁质、阴虚质、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特禀质等类型。湿热质是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特征包括:①形体偏胖或苍瘦;②常见表现有平素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舌质偏红,苔黄腻,容易口苦口干,身重困倦;也可见到心烦懈怠,眼睛红赤,大便燥结或粘滞,小便短赤;男性容易阴囊潮湿,女性容易见到带下增多;③性情多急躁易怒;④平时容易出现上火的症状;⑤对于潮湿环境或气温偏高季节,尤其是在夏末秋初、湿热明显的时候比周围人更难适应。
食疗搭配
薏苡仁、茯苓、山药:常用剂量为薏苡仁30g,茯苓9~15g,山药9~15g,治疗脾虚湿盛导致的虚胖。
薏苡仁、粳米:薏苡仁30g、粳米100g、白糖适量,可健脾益气、补中利湿,适用于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尿少浮肿、肢体沉重等。
薏苡仁、莲子、白术、白米、冰糖:常用剂量为薏苡仁15g,莲子10g,炒白术9g,白米50g,冰糖15g,五种食材同煮熬粥,可以改善肺脾气虚型过敏性鼻炎。
薏苡仁、白扁豆、山楂:薏苡仁30g、炒扁豆、山楂各15g,红糖适量,共煮粥,可改善痰湿阻滞所致的闭经。
薏苡仁作为药食同源的一味中药,药用范围广,保健效果好,在食品医疗行业得以广泛应用,其营养与保健作用也逐步被人们所认。大家在使用中药材保养身体的同时,需要充分认识药物的适用范围,选择适合自己的药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