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如何预防胆结石?得了胆结石怎么办?
2023-11-29 17:27:42
作者:徐敬涛
作者单位:迁安市中医院外四科
胆结石是导致腹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患者在确诊后都会疑惑为什么自己体内有结石形成。胆结石形成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是主要因素,遗传因素已经无法改变,但是后期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便能够让我们远离胆结石,降低胆结石发病风险。那么你知道导致胆结石形成的高危因素有什么吗?如何预防胆结石出现呢?

一、胆结石发病高危因素

(1)摄入过多脂肪。高脂饮食会影响胆汁内成分的正常分配,如脂类C胆固醇、卵磷脂等均会因分配不均导致结石结晶析出,会诱发胆固醇性结石。

(2)糖分摄入过量。摄入过多的糖会促进胰岛素分泌量增加,从而引起体内胆固醇水平上升,胆固醇处于过度饱和时会增加结石发生风险。

(3)便秘。当前很多人都受到了习惯性便秘的困扰,长期便秘容易导致肠内细菌沿着胆道向上,诱发胆道感染,从而在体内形成结石。

(4)高尿酸。长期食用会导致尿酸上升的食物或者饮品会使体内析出晶体,如喝过多啤酒、吃过多含有草酸盐食物等都会影响尿酸水平。

二、怎样才能避免胆结石形成?

(1)合理减肥。胆固醇过高是诱发结石的主要因素,肥胖人群往往胆固醇含量水平较高,胆汁内胆固醇过度饱和。肥胖人群在减肥时通常会选择节食,但其实这也是一种不健康的减肥方式,由于持续节食会影响胆盐、不饱和脂肪酸以及胆囊收缩素水平,导致各项指标下降,反而会促进胆结石形成。因此在减肥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饮食方式,可以控制每餐食物的摄入量,少吃多餐,一定要注意按时吃早餐,防止两餐饭之间由于等待时间过长而引起胆汁淤积。

(2)健康饮食。在日常饮食中应当注意控制脂肪摄入量,优先选择烹煮的方法对食物进行烹饪,用橄榄油代替动物油。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量,例如肥肉、蛋糕、炸鸡等。增加纤维素摄入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麦谷物,多吃鱼肉、鸡肉以及豆类制品。纤维素的摄入不仅能够帮助肥胖人群降低体重,也能够加快胆囊排空速度,有效降低胆结石发生率。

(3)定期运动。定期运动是减肥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胆囊排空以及胆汁流动方面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尽量做到每周运动2个小时以上。游泳、慢跑、爬山、太极拳、打篮球等均是对于身体有益的运动项目,坚持每天运动30分钟以上,可以让身体保持在健康状态。

(4)餐后少吃零食。现在很多年轻人在饭后都会悠闲地坐在沙发或者躺在床上,一边吃饭后零食,一边看电视,将这作为难得的放松时间。但是饭后零食会增加胆结石发病概率,主要原因在于当身体保持蜷曲体位时腹腔内部压力会有所上升,胃肠道蠕动速度变慢,食物无法完全消化和吸收,影响胆汁正常排泄。并且饭后一直坐着也会影响胆固醇以及胆汁酸的比例,容易诱发胆结石。因此在饭后不能吃零食,适当动一动。

(5)增加饮水量。多喝水可以对胆汁内的胆盐以及胆固醇进行稀释,避免胆结石形成,因此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增加饮水量,保证饮水量在1500ml到2000 ml之间。在喝水时不能用咖啡,浓茶,果汁以及其他饮料代替。多喝水也可以增加排尿量,促进细菌和容易形成结石的物质排出身体,因此在有尿意时一定要注意及时排尿,不能长期憋尿。

三、确诊胆结石后应该怎么做?

(1)药物治疗。现阶段临床通常会利用牛磺熊去氧胆酸、胆宁片作为口服溶石药物,可以对体内胆固醇进行溶解,治疗效果较好,不会给身体带来过多副作用。适合胆固醇型结石、小于5mm的结石、胆固醇沉积以及结晶等患者,如果结石直径在5mm以上不建议使用药物治疗。

(2)外科手术。不论结石大小,如果患者反复发作胆囊炎,建议尽早手术治疗。但是如果结石直径≥2cm、伴有胆囊息肉且息肉超过1cm、存在胆囊壁增厚表现、胆囊壁钙化或瓷性胆囊、儿童患者、病程超过10年、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要及时接受手术治疗。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