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高血压的小知识
2024-04-10 14:49:02
作者:李安  
作者单位:柳州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

在当今社会,高血压不仅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更是一位悄然而至的“沉默杀手”,悄无声息地侵袭着人们的健康。我们习以为常地忽略了这个存在,直到它在无声的时光里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害。所以我们对于高血压的认知变得尤为迫切。通过深入了解关于高血压的一些小知识,我们能够为自己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接下来本文将详细介绍关于高血压的一些小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健康问题。

高血压是什么?

高血压是指在心脏收缩和舒张时,血液对动脉壁施加的压力过高。通常以毫米汞柱(mmHg)为单位来测量,正常血压范围为140/90 mmHg以下。当血压持续升高到超过这个范围时,就被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早期常无明显症状。一些人可能在患病后出现头痛、头晕、心悸、视力模糊等症状,这时候就需要引起重视,及时进行血压检测。高血压的本质是心脏泵血时推动血液到全身各部位所产生的压力过大,这可能导致动脉损伤、心脏负担加重,最终引发多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的分类

1.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高血压类型,约占所有高血压病例的95%以上。这种类型的高血压没有明确的原因,通常是由多种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引起的。遗传因素、生活方式、饮食、年龄等都可能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起到影响作用。高血压还可以根据血压水平的不同进行分级,常见的有轻度高血压、中度高血压和重度高血压等级别,依据这些分类可以制定更具体的治疗方案。

2.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的高血压。一些慢性肾脏疾病、内分泌系统问题、血管疾病或药物使用等都可能导致继发性高血压。相比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较低,但其治疗除需要控制血压达标外,通常还需要解决潜在的原发疾病。

高血压的影响和并发症

高血压对身体健康产生深远影响,可能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长期高血压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脏病、心力衰竭和冠心病的风险。血管损伤可导致动脉硬化,增加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危险。另外,高血压也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诱因,可能导致肾衰竭。眼部血管受损可引起视网膜病变,甚至失明。

血压的日常监测和自我管理

现代科技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了方便的血压监测工具,如家用血压计和智能手环等。通过定期测量血压,患者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中医角度看高血压

中医角度认为高血压是气血运行不畅、阴阳失调的结果。在中医理论中,高血压往往与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等因素相关。情绪不稳、饮食不节、体内湿热等也可导致血压升高。中医治疗强调整体平衡,常采用针灸、中草药等手段,通过调和阴阳、疏通经络,促进气血流通,以达到平稳血压的效果。中医强调个体差异,注重调养生息,提倡饮食养生,为高血压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与预防

预防高血压的关键在于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测量血压,特别是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如年长者、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者。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也是关键,包括低盐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以及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过度的压力和紧张情绪,采用有效的应对策略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及时治疗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等,也是预防高血压的一部分。

结语

在高血压的世界里,关注自身的健康成为至关重要的任务。通过深入了解高血压的定义、分类、症状及影响,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这一慢性疾病。不论是通过现代医学还是中医的治疗方式,都强调整体平衡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更为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从监测血压开始,逐步改善饮食习惯、保持适度运动、合理应对压力。高血压虽然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患病风险。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心血管系统的健康,减少高血压带来的潜在风险。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