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听过“十人九痔”的说法。在日常生活中,大便带血的现象并不少见。遇到这种情况时,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痔疮又犯了。然而,大便带血并非痔疮专属,也有可能是直肠癌的早期信号。那么如何区分痔疮与直肠癌?怎样才能够预防直肠癌呢?
一、大便带血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大便带血最常见原因的是痔疮。痔疮的成因包括久坐久站、久蹲厕所、肛门感染等,因血液回流受阻,静脉曲张,引发痔疮,当用力排便或大便干结时,容易损伤出血。
大便带血还可能是肛裂、肛门息肉、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以及直肠癌等疾病的表现。
二、痔疮与直肠癌的区别是什么?
痔疮出血通常是鲜血附着在大便表面,而直肠癌出血可能与大便和或黏液混合在一起。直肠癌患者还可能出现其他症状,如排便习惯改变、体重下降等等。因此,当发现大便带血时,我们不能理所当然地认为是痔疮犯了,而忽视其他症状,造成病情延误。
三、直肠癌的早期信号具体有哪些?
直肠癌的早期信号通常比较隐蔽,不易被察觉。除大便带血外,其他常见的早期信号还包括:大便习惯改变(如排便次数增多、便秘、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大便形状改变(如变细或变扁)、排便不尽感、肛门坠胀、腹部不适或隐痛、持续疲劳、体重下降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尽快就医做进一步检查。
四、哪些人容易患直肠癌?
直肠癌的高危人群包括:不爱吃菜、偏爱吃肉、饮食油腻、喜欢辛辣刺激、长期吸烟喝酒、长期便秘的人,尤其有家族史、慢性肠道疾病史、患过肠息肉、炎症性肠病等人群,更容易患病。这些人群应定期进行直肠癌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五、如何预防直肠癌?
预防直肠癌需从生活习惯和饮食方面入手。专家建议:
1.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2.避免过多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有利于肠道排空,缩短大便滞留肠道的时间。
3.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五谷杂粮、多饮水,有利于保持大便通畅。
4.戒烟限酒,适量运动,避免久坐,每天步行7000步,促进肠道蠕动。
5.定期进行防癌体检等。国家卫健委提倡肿瘤防治要做到“三早”,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根据我国消化道肿瘤的发病规律,专家推荐常规进行防癌体检,尤其40岁以上人群,要做胃肠镜检查,用以发现包括直肠癌在内的早期消化道肿瘤,如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等,若结果无明显异常,可3~5年后再复查;如果有问题,应遵医嘱进行复查。
六、出现便血或其他直肠癌症状该怎么办?
发现大便带血或其他直肠癌的早期信号,应尽早就医做进一步检查。遵医嘱做肛门指检、大便潜血试验、结肠镜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其中,肛门指检是最直观、最快捷的筛查方法。在等待诊断结果期间,应保持心情平和,避免过度焦虑和恐惧。
七、直肠癌的治疗有哪些?预后如何?
直肠癌的治疗方案因人而异,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分期、位置以及健康状况。早期直肠癌患者通常可以通过放疗、化疗和/或手术切除肿瘤达到治愈的目的;而晚期患者则可能需要接受放疗、化疗、手术、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模式。
在预后方面,“三早”的患者,普遍预后较好,治愈率高,而晚期患者则需要长时间、多疗程、反复住院治疗,预后不及“三早”患者。
综上所述,大便带血并不总是痔疮的专属表现,也有可能是直肠癌的早期信号,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同时,我们还要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主动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措施来预防直肠癌。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的号召,“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为自己的健康负责,就是为家人的幸福负责,我们每个中国公民都有责任为实现“健康中国”尽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