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急性肾炎会转为慢性肾炎吗?
2024-04-03 08:57:54
作者:石隽
作者单位:辛集市第一医院

本文主要介绍肾炎的原发疾病、诊断与治疗以及生活方式对肾炎的影响。肾炎可以由其他疾病引发,日常生活会对其形成产生影响。急性肾炎可能发展成慢性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减少肾炎对生活的威胁。希望通过介绍,读者能更好地了解肾炎问题,采取科学的态度来应对。

原发疾病与肾炎

原发疾病,即直接引发肾炎的病因,其种类繁多、病理过程复杂。免疫系统失调往往是原发疾病的主导因素,其潜在原因可能涉及遗传、环境、疫苗接种等多方面。

1.感染性疾病,如扁桃体炎、肺炎、病毒性肾炎、肾盂肾炎等,是最常见的原发疾病之一。微生物入侵肾脏,激发免疫反应,发生免疫介导的肾小球滤过屏障破坏,导致尿液中出现血尿、蛋白尿,即所谓的肾炎综合征。特别是链球菌感染急性肾小球肾炎,是感染性疾病所导致的孩子急性肾炎的常见原因。

2.系统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紫癜、风湿性关节炎等,当它们侵犯到肾脏时,也会导致肾炎,并有可能引发肾功能不全。以红斑狼疮为例,其病变主要累及肾小球,出现红斑狼疮性肾炎。这种病因的肾炎常常病程长,病情重,治疗难度大。

3.获得性肾炎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长期慢性疾病引起的肾损伤,也不容忽视。这些原发疾病与肾炎之间的关联,不仅表明两者之间的病理和机理相互关联,更指明了对疾病全面、正确地认识,对防治肾炎的重要性。

急性肾炎的诊断与治疗

急性肾炎是一种由细菌、病毒或免疫反应引起的肾脏炎症,表现为肾小球的急性损伤。常伴有尿液异常、血压升高、肿胀等症状。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预防急性肾炎转为慢性肾炎至关重要。

诊断急性肾炎主要依靠医生的临床考察和实验室检查。血液和尿液的生化分析有助于了解肾脏功能情况。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或蛋白质含量增高可能暗示有肾炎。高血压、肿胀等症状也可能提示急性肾炎。当出现临床症状并有相关尿液检查异常时,肾脏穿刺活检往往是明确诊断的一步。

急性肾炎的治疗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病因。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用于对抗感染或控制免疫反应。除非肾功能严重受损,否则患者通常无需进行血液透析。更重要的是,对于初始的病因进行精确治疗,以防止疾病的恶化。如果未能及时识别并处理急性肾炎,它可能会发展为慢性肾炎,对患者健康带来严重影响。控制血压并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对急性肾炎的治疗和预防尤为重要。持续的高血压可以导致进一步的肾脏损伤,所以控制血压是治疗焦点之一。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适当的饮食和锻炼,能帮助保持体内电解质平衡,从而避免对肾脏的额外压力。

生活方式对肾炎的影响

生活方式对肾炎的影响不容忽视。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降低肾炎的风险,反之则可能加大其发病可能性。

1.抽烟和饮酒都是肾炎的危险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以损害肾小球,影响肾脏的过滤功能,长时间的喝酒会让肾脏承受更高的负荷,增加肾脏病变的可能性。

2.饮食习惯的影响亦不可小觑。高蛋白、高盐、高脂肪的饮食会加重肾脏的负担,进而加速肾脏功能的减退。適当的营养搭配和合理的饮食习惯,可以有效减轻肾脏的负担。

3.过度劳累、缺乏适度运动也会对肾脏产生不利影响。适度的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帮助预防肾炎的发生。

4.缺觉、熬夜等不良的作息习惯可以诱发和加重肾病。充足的睡眠对恢复肾脏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药物的滥用是另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风险因素。一些非处方药如非甾体抗炎药物,滥用会导致肾功能损伤,加重肾炎的状况。

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合理的饮食、运动以及作息规律,是预防肾炎、保护肾脏健康的有效方式。让身体远离肾炎,首要任务就可能是调整和改善日常的生活方式。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