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位于颈部前部皮肤下方,是内分泌系统的重要部分,主要工作是控制新陈代谢的速度,即身体将摄入的食物转化为能量的过程。当甲状腺功能出现异常,会导致一系列疾病。甲状腺疾病主要分为两类,需要内科治疗的功能性或炎症性疾病,以及需要外科治疗的甲状腺肿或甲状腺良恶性。功能性或炎症性疾病包括甲亢、甲减、甲状腺炎等,这些疾病通常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或激素调节等方式进行内科治疗。而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良恶性则属于需要外科治疗的范畴,如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等,这些疾病需要通过手术切除或放疗等方式进行治疗。接下来让我们以常见的甲状腺外科疾病为例,介绍这类手术的麻醉方式。
为什么会选择全身麻醉?
早期医疗条件有限,医疗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人们对甲状腺疾病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医疗技术不断推进,甲状腺疾病的麻醉方式发生了变化。在麻醉技术欠发达的很多年前,甲状腺手术会选择局麻或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病人在手术台上,就像一只待宰的羔羊,虽然眼睛被蒙住,但周围的一切却清晰可见。医生们的交谈、钳子与剪子的咔嚓声,都会传入病人的耳中。除身体上的痛苦外,精神上也会留下很大的阴影。而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患者处于深度睡眠状态,无法感知疼痛和不适,能减少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感。此外,全身麻醉还可以抑制咽喉部位的肌肉收缩,减少术中误吸和窒息的风险。
术前准备
1.术前评估:包括甲状腺功能、钙和其他血液检查,确保身体状况适合手术;还需要接受X线检查,以了解骨骼和肺部状况;心电图检测心脏功能,纤维喉镜用于检查喉咙和声带,同时进行颈部CT检查以进一步了解您的颈部状况。
2.健康宣教: 医务人员在手术前几小时内,会告知病人禁食并少量饮水,避免吸烟和饮酒,保持良好的睡眠和休息,有助于减少麻醉时发生误吸的风险。医生会与病人充分沟通,告知手术过程、预期结果和可能的并发症,给予一些特定的指示或建议,如限制活动、保持特定姿势等。
全麻过程
1.病人进入手术室后,护士会在其手臂或手腕处建立静脉点滴,以便于医生为病人注射药物和补充体液。
2.医生会连接各种监测仪器,包括心电图、血压、氧饱和度等,以实时监测病人的身体状况。
3.随后,医生会经静脉推注麻醉药物,使病人进入麻醉状态。之后,医生会为病人进行气管插管,以便于呼吸机通过连接的气管导管为病人持续提供呼吸和氧气。
4.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持续注射麻醉药物,以保持病人全程无意识。
5.手术结束后,停掉所有麻醉药物,病人逐渐恢复自主呼吸。当各种指标符合拔管条件后,医生会为病人拔除气管导管。
6.如各项指标都正常,病人将被送回自己的病房,并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后续的观察和护理。
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病人可能会感到有点不舒服,这可能是由于麻醉药的影响、手术创伤或术后疼痛等原因。但这种不适通常不会持续太久,一般会在几小时或一两天内逐渐缓解。嗓音可能会出现嘶哑,这只是暂时的现象,也是普遍现象,无需担心。通常会在六个月内逐渐恢复,期间另一侧声带会进行补偿,使声音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状态。
手术后6小时内,如果没有出现出血、感染等特殊情况,病人就可以恢复清淡流质饮食,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同时也不会对伤口造成刺激。如果术后没有出现并发症,通常在三天左右就可以准备出院。出院前,医生会对病人的恢复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伤口愈合情况、身体状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