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做完手术胃口不好有多久了?家属:本来做完手术前两天吃东西都还可以,不晓得怎么了最近吃得越来越少。医生:那你术后那两天给病人吃什么了?家属:我想到他骨折了需要补一下,就给他炖的骨头汤蹄花汤让他骨头长快点。这是营养科医生在骨科术后的营养会诊中最常见的对话场面了,想让患者吃好一点恢复快一点,是家属的共同目标,确实骨科术后的饮食尤为重要,营养有没有吃进去直接决定了患者能不能快速康复,但是吃什么吃多少什么时候吃都是有诀窍的,以下三个关键点掌握了,你就不再需要追着医生问各种能不能吃的问题了。
去掉骨头汤这个错误答案
骨头汤的营养价值并不高,在专业营养师眼中还不及一瓶牛奶的1/10,骨科术后的患者最需要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而骨头汤在这两方面含量并不高;并且骨头汤里含脂肪较多,多为饱和脂肪酸,不容易消化,非常不适合术后患者脆弱的胃肠道,所以临床上常见术后患者本来胃口还不错,结果一碗浓浓的骨头汤下去,胃口就不好了。当然很多家属选择给骨科术后患者喝骨头汤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为了补钙,但骨头汤里钙的含量其实并不高,一般在12.3~67.7mg/L,而牛奶的钙含量约在1000mg/L,实在差得太远太远。所以一定要把骨头汤这个错误的答案先排除掉,因为既不补钙又不提供优质蛋白,还会加重术后患者的胃肠道负担。
正确答案是骨科术后吃什么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建议根据患者的消化功能逐渐过渡饮食,年龄越大需要过渡的时间越长。
1.第一步清流食(术后0~1天),术后开始进食一定不能操之过急,经医生许可后可由进食米汤开始,逐渐增加米糊、藕粉、果汁、去油肉汤、蛋花汤等,少量多餐,避免牛奶、豆浆等产气食物。
2.第二步流食(术后2~3天),恢复进食后胃肠道能适应,可以开始进食流质饮食,如粥、豆腐脑、低脂酸奶等,继续少量多餐。
3.第三步半流质/软食(术后3~4天),进食流质后无不适可以过渡到半流质/软食,如蒸蛋、鱼汤(少油)、鸽子汤(少油)、软面条、馄饨、瘦肉丸子、蛋糕、面包等,避免韭菜、鲜豆类、油炸食品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4.第四步普食(术后5~6天),进食软食后无不适,可尝试进食偏软的普通饭菜,再过渡到普通膳食。
重视蛋白质的摄入
无论骨科手术术前还是术后,蛋白质的摄入都非常重要,当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蛋白质的需要量显著增加,用于肝脏急性期蛋白质合成,这些合成的蛋白质参与免疫调节和伤口愈合,在术后早期蛋白质摄入也应足量,摄入不足将会导致瘦组织群的丢失,阻碍机体功能的恢复。因此,无论骨科术前术后都推荐患者增加饮食里面蛋白质的摄入量。鼓励患者进食优质蛋白质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等),总蛋白质摄入不少于1.5g/kg;适当增加维生素(即蔬菜种类)和非糖尿病患者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药膳虽好,但需要专业人士辨证施膳
传统理念认为骨折术后应该补气血益筋骨,活血化瘀等等,中医药膳确实可以起到补益正气等疗效,可以加速患者康复,但这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辨证施膳。
“民以食为天”,骨科手术失血多、白蛋白丢失多,非常容易导致营养不良的发生,所以术前和术后的饮食质量非常关键,需提高患者饮食质量,重视食物选择及搭配,以促进患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