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蜂蜇伤的急救和健康宣教
2024-04-09 17:28:08
作者:肖丽容 
作者单位: 资阳市中心医院

有没有人和小编一样有过被蜂蜇伤的经历?那种疼痛感现在还记忆犹新,导致小编直到现在还十分的害怕蜜蜂等蜂类动物。不过小编是幸运的,经过及时正确的处理,很快就消肿止痛了,没有出现什么不良反应。但有些蜂蜇伤的小伙伴就没有小编这么幸运了,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可能引发水肿、荨麻疹等,如果蜂刺留在伤口内,可发现红肿的中心有一个小黑点,可引起局部化脓。如患者被群蜂或黄蜂蜇伤,则可能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昏迷等情况,甚至发生迅速死亡。因此,在蜂蛰伤后的第一时间应采取急救措施,以快速缓解症状,避免死亡的发生。那么什么是蜂蛰伤?蜂蛰伤后患者的临床体征是什么?蜂蛰伤后如何急救?如何有效避免蜂蛰伤?相信这可能是很多人都十分关心的话题,为了能够帮助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蜂蛰伤的相关知识,小编将在本文中展开详细谈论,希望可以帮助到更多的蜂蛰伤患者,下面就跟着小编一下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蜂蛰伤?

蜂蛰伤,顾名思义,就是被蜜蜂、黄蜂等蜂类的蜂尾蜇伤,在它们蜇伤皮肤的同时,能够将蜂尾中的毒液迅速注入,多数情况下还会把蜂刺留到皮肤内。

蜂蛰伤后患者的临床体征是什么?

1.局部表现:患者被蜇伤的部位出现红肿,红肿中央位置可能有小黑点,引起局部化脓,红肿周围可能出现荨麻疹、丹毒等。

2.全身症状: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头痛、发热、寒战、心慌、气短、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表现,甚至发生休克,昏迷等情况。过敏体质的患者可能诱发水肿、哮喘、过敏性休克等。

蜂蛰伤后如何急救?

1.普通蜂蛰伤的急救措施:被蜜蜂蜇伤后,为了避免发生中毒的现象,快速缓解疼痛,应该先检查伤口部位有没有硬刺,特别是蜇伤部位在毛发旺盛区域,更需仔细检查,旺盛的区域,则更应该详细检查,以免蜂刺残留在体内,导致蜂毒对机体造成持续性的影响。如发现硬刺,先使用小针挑拨、胶布粘贴等方法将硬刺取出,千万不要挤压,以免造成伤口处残留的毒液发生扩散。取出硬刺后,可使用浓肥皂水或碱水涂抹蜇伤部位,以中和酸性毒素。如果是被黄蜂蜇伤,需使用醋中和弱碱性毒液。可服用南通蛇药片、解毒消炎丸等药物,以改善临床症状。

2.严重蜂蜇伤的急救措施:对于出现全身症状的蜂蛰伤患者,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给予其相应的急救措施。针对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采取对症治疗,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口服蛇药等。针对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应立即使用肾上腺皮质素、抗组织胺类药物,控制患者的过敏反应;针对发生血红蛋白尿的患者,应立即使用碱性药物,并适当补充液体摄入量,以增加患者的排尿量,可使用利尿剂等促进患者排尿,针对出现少尿、无尿、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患者,应立即纠正其代谢紊乱,维持其内环境稳定。针对出现休克的患者,应立即进行抢救处理。针对群峰蛰伤,或蜇伤部位出现感染的患者,应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蜂蛰伤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最佳救治时机,同时应避免在家自行处理,以免操作不当,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如何有效避免蜂蛰伤?

1.远离蜂窝:近年来,城市的绿化面积的不断扩大,蜂窝的数量越来越多,在旅游、踏青、户外活动时,如果发现蜂窝,请收起好奇心,不要在那里逗留,玩耍,更不要驱赶蜂群,捅蜂窝。因为蜂类的领地意识非常强,如果它们感受到被自己的领地收到威胁,就会采取攻击的方式,誓死捍卫自己的领地。

2.不可拍打:当有蜂在衣物上停留时,不可与之直接接触,切忌拍打,可轻轻抖动衣服,让其离开。

3.仔细检查衣物:当在户外晾晒衣物时,或在户外搁置衣物时,要对衣物进行仔细的检查,将虫蚁等去除干净,方可收起衣服。

本文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相信大家对蜂蛰伤的相关知识和急救措施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远离危险,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当意外事故来临时能够正确地急救和自保。祝身体健康!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