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抑郁症的诊断方法之血液生化检查
2024-03-27 17:46:57
作者:廖艳
作者单位:百色市第二人民医院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疾病,主要是由多种原因所致,患者常表现为持续情绪低落。据相关调查发现,在普通人群中,平均每年心境障碍的患病率为1%—11%左右,而我国抑郁症患者数量已经达到6000万人以上。在临床实践中,关于抑郁症的诊断是非常普遍的,但是却仍然缺少科学有效的检查手段,大多以精神科医生的精神检查为主。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先进的诊断方法也逐渐获得广泛应用和推广,其中就包括血液生化检查。

5-HT 系统

在某些生化病因假设中,指出抑郁症的发病与生物胺代谢异常有着密切联系,其中,5-羟色胺功能低下,是目前比较公认的一种假说,也就是机体内的5-HT不断减少,5-HT再摄取抑制剂,提高神经突触5-HT水平,通过这种方式来治疗抑郁症。5-HT作为一种具有抑制作用的神经递质,能使交感神经前神经纤维兴奋,同时也能抑制5-HT的释放。

若是机体处于应急状态下,那么将会直接改变中枢神经递质5-HT,最终引发各种神经类疾病,包括焦虑症、抑郁症或是药物依赖等等。大量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脑脊液5- HIAA水平和5- HT水平明显降低。然而,由于脑脊液的采集,通常需要经腰穿等方式,在活体条件下获取脑组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故寻找能够反映5- HT功能的外周生物标志物,将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阶段,作为抑郁症外周生物标记,关于血小板中5- HT的研究已经有了最新进展,在血小板和中枢神经元之间,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其中就包括两者均有着摄取5-HT的功能,但是,抑郁症患者的摄取量却相对较少。经相关研究发现,通过对血小板5-HT的浓度进行测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枢神经系统5-HT的功能状态,但是,目前仍然未能得出统一结论,关于是否能够将血小板5-HT作为抑郁症外周标记物的结论,还需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与分析,若是该结论最终能得以证实,那么也就更加容易获取血小板,5-HT对于抑郁症的诊断作用,也能与临床实践进行有效结合。

糖皮质激素受体GR

经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存在着HPA轴功能异常,也就是在抑郁症发病期,患者血清皮质醇浓度将会不断上升,而肾上腺皮质增生程度,则与皮质醇浓度有着密切联系,尤其是肾上腺皮质束状细胞肥大与增生,而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的增强也是阳性的,HPA轴分泌的皮质醇是HPA轴的主要成分,并通过与GR结合,充分发挥负性调控 HPA轴。

抑郁症患者外周血GR表达下调,导致GR对抑郁症的负性调控功能减弱,另有研究显示,前脑中GR水平降低,主要是受到抑郁样行为改变因素的影响。现阶段,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GR检测,比如血管标记物、代谢标记物,以及体外培养外周血单个细胞检测等一系列间接检测方法。GR受体检测具有操作便捷的优势,但与此同时,仍然缺少关于其特异性和灵敏度的相关研究,不过,GR受体检测在抑郁症诊断中的应用,仍然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

脑神经营养因子

基于可塑理论和神经营养,神经营养因子作为脑神经营养因子的代表,被发现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该理论指出,抑郁症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脑内 BDNF等生长因子的分泌降低,以及相关神经可塑性下降所造成的。研究发现,通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抑郁症患者脑内BNDF含量进行检测,发现脑内BNDF含量下降。另有研究证实,BDNF与血浆及脑脊液中 BDNF含量呈正相关,并可直接反映 CSF中 BDNF含量。

甲状腺素水平改变

抑郁症患者还会出现神经内分泌紊乱的情况,这主要是与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关。经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血清中FT_3含量较低,TSH含量较高。黄佳等人经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出现TT3、TT4水平升高,与抑郁程度并无任何关联,由此也能证明,抑郁症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出现显著变化,并且相比较于男性抑郁症患者,女性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变化更加显著。因此,关于抑郁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已经得到大量证实与研究,对于这一改变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小结:经常带着压力烦恼,反复回忆痛苦经历等,均会造成神经传达物质的不断消耗,因此,要想有效预防抑郁症,首先需要做到的一点就是不要多思多虑。最后,让我们共同关注健康,远离疾病,享受美好生活。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