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护理科普篇之急性心肌梗死
2024-04-03 17:52:52
作者:王晓梅
作者单位:曹县人民医院
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胸骨后或者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伴随气短和出汗乏力等,该疾病常好发于中老年群体,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不良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导致该病年轻化趋势明显,且男性发病概率大于女性,但是在女性绝经后10年左右的发病率会逐渐赶超男性。目前临床上没有明确的手术和药物可以将其完全根治,在术后患者依然需要继续服用药物进行护理,才能获得良好的干预效果。

一、心肌梗死如何急救

1、休息。患者在发现心肌梗死的时候,不管处于何地,都需要及时坐下休息或者是平躺休息,因为心肌梗死在发病的时候,进行任何活动都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导致患者心肌缺血和缺氧的情况,所以一旦心肌梗死发作,需要立即停止任何活动,减少心肌耗氧量,缓解症状。

2、呼救。患者在发生心肌梗死的时候,可以立即拨打120,如果疼痛剧烈可以寻求周围人的求助,寻求他人的帮助,有利于缓解症状。千万不要让患者自行开车或者坐公共交通工具去医院救治,这样会加剧活动量,患者甚至会出现心搏骤停和心室破裂的严重后果。

3、吸氧。很多心肌梗死患者都是因为心肌血液供应突然中断,所以出现心肌缺血,呼吸困难的情况,因此当患者在家中或者是医院发作时,可以立刻进行给氧,吸氧可以改善心肌供氧量,缓解呼吸困难的情况。

4、心肺复苏。如果人群中突然有人倒地不起,且言语不清,患者主要表现为捂住胸口且剧烈疼痛,观察心跳和脉搏,发现已没有明显迹象,可以及时给予心肺复苏。如果不会心肺复苏可以求助周围人,心肺复苏术具体步骤为:先将患者的衣服解开,然后将双手上下叠放在患者的胸部,然后进行按压就可,按压30次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做心肺复苏可以争取最佳的抢救时间。如果周围人都不会进行心肺复苏,那么就让患者平躺在地上就可以,让患者双脚抬高,切忌搬动患者,以免造成患者情绪紧张,加重心脏负担。

5、应急检查。如果周围人出现心肌梗死的症状,最好尽快带患者就医进行抢救,到医院后可以患者要进行紧急心电图检查,特别是18导联心电图,有利于早期发现心肌梗死,还需要检测心肌酶,有助于检查患者体内的心肌蛋白标志是否有升高,从而确定好后续的治疗方案。

6、药物治疗。患者遵医嘱使用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录呲格雷片,这类药物可以很好地扩张心脏血管,并且具有抗血小板的作用。

二、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心肌梗死患者要严格控制运动量,卧床静养才可,病房内患者要保持安静且减少探视,以免加重患者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如果患者出现疼痛的情况,可以遵医嘱给予患者止痛、镇静。且要保持科学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如果出现便秘的情况必要时要使用开塞露,这一切都是为了减少心肌耗氧量,帮助心功能尽快恢复。

2、科学饮食。患者饮食要以低胆固醇为主,多吃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患者食用过多,出现胃胀肚胀情况。

3、缓解不良情绪。很多患者在住院的时候会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这样会加重患者的心肌负荷和心肌耗氧量,不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和控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放松精神,减少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利于心肌梗死恢复,预防心肌梗死进一步损伤。

4、遵医嘱对患者进行持续或者间断的吸氧,以加强心机氧供应。

5、适当地锻炼。如果患者的病情已经不是特别严重,患者可以适当地锻炼身体,但是运动量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以进行剧烈的运动,可以先从散步和打太极拳开始。

综上所述,心肌梗死发病急、起病快,因此一定要了解心肌梗死的急救措施,以免延误最佳的治疗时间,出现不可挽回的后果,且在后续的护理中,患者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定时定量服药,不可做任何让心肌磨损的事情,多卧床休息加上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病情更好地恢复。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