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的分类
1.肌壁间肌瘤
肌壁间肌瘤一般是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生成,位于子宫肌层内,周围被肌层包裹,所以叫做肌壁间肌瘤。肌壁间肌瘤的产生可能与多种原因相关,如身体长期不排卵,体内的雌激素比较高;也有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家族中有亲属患有子宫肌瘤,则后代患有肌壁间肌瘤的可能性也较普通人高。
2.浆膜下肌瘤
浆膜下肌瘤即浆膜下子宫肌瘤,意思就是子宫肌瘤的位置位于子宫浆膜下,通俗来讲就是肌瘤不是往宫腔里面长的,而是往宫腔外边长。浆膜下子宫肌瘤由于是向盆腔生长,所以对月经往往不会造成影响,有的浆膜下子宫肌瘤虽然很大,但是在临床上也没有症状。
3.黏膜下肌瘤
黏膜下肌瘤一般指黏膜下肌瘤,发病原因与女性性激素水平、遗传等因素有关,可选择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会使宫腔增大,从而影响子宫的收缩,使女性出现月经量增多,月经期延长,长期的出现月经过多,会引起贫血,面色苍白,气短心悸等症状。
子宫肌瘤术后该注意哪些
1.注意饮食
子宫肌瘤术后饮食一般建议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铁含量较高的食物、禁食酸辣生冷食物等。子宫肌瘤术后由于创伤原因,可能会出现阴道少量流血或血性白带的情况,一般属于正常情况。通常不需要特殊进补。但建议适当加强营养,可以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牛肉等、蛋类如鸡蛋、鸭蛋等、豆类制品等。建议食用含铁食物,有一定补血的作用,注意营养。生活中常见的含铁的食物有红糖、桂圆、红枣等。注意避免食用酸辣生冷如辣椒、冰淇淋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有可能导致女性出现腹痛,出血时间延长等症状,因此不建议食用。
2.坚持服药
子宫肌瘤手术后,一般需要遵医嘱根据子宫肌瘤的部位服用抗生素药物、补血类药物等。子宫肌瘤手术后,患者如果出现感染的情况,需要遵医嘱服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比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例如,黏膜下肌瘤术后需要遵医嘱口服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红霉素胶囊等药物治疗。如果是肌壁间肌瘤,就要根据肿瘤的大小判断,如果肿瘤较小患者可以遵医嘱选择口服桂枝茯苓胶囊药物、宫瘤消胶囊、米非司酮片等药物,帮助减轻肌壁间肌瘤的体积,从而帮助改善症状;如果肿瘤直径大于5cm或伴随月经量多,继发贫血等情况,可以选择手术治疗的方式。
3.适量运动
子宫肌瘤手术后,短时间内不建议运动。等患者身体逐渐恢复后,可以从少量运动做起,循序渐进地进行运动,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恢复运动的时间也有所不同。如果患者选择开腹手术,同时子宫肌瘤较大,且大部分在肌壁间,子宫创面较大,恢复时间长,一般子宫表面伤口恢复时间为1—2个月,此前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造成伤口出血。如果为腹腔镜或宫腔镜手术,除子宫表面创面外,腹部或其他地方没有较多伤口,且腹部伤口较小,通常术后恢复较快,表皮可能在1周左右愈合,此时可以进行缓慢活动。
4.伤口护理
术后感染是子宫肌瘤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所以正确护理伤口很重要。术后伤口护理分为腔镜术后伤口护理和开腹手术伤口护理。腔镜术后腹壁的伤口需保持清洁干燥,因伤口未完全愈合,切口的痂尚未脱落,不宜沐浴,全身皮肤保持清洁以擦澡为宜,每晚或便后清洗外阴。而开腹术后需要注意伤口的消毒处理,定期换药,伤口要保持清洁、干净,保持干燥透气,避免伤口沾水,以免伤口继发感染。
5.调节心情
很多患者术后会出现抑郁、心情低落、烦躁不安等情况,进而对患者恢复和生活质量产生影响。所以,在护理期间家属要观察患者心理和情绪,配合术后护理管理工作进行。可以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暗示,以及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给予患者鼓励和陪伴等,引导患者通过听音乐、追剧等消除紧张等不良情绪,可以使患者以更积极向上的心态去战胜疾病,促进身心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