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持良好体位
做完手术后,通常是中小型手术的患者,做完了就会有医师或护士将其带回到原本病房,而一些大型手术、急危手术的患者,就会被转到术后复理室或 ICU。如果是全麻患者,在没有完全苏醒的情况下,最好是采取枕头平躺的方式,将头部微微倾斜,以免被口水或者是呕吐物呛到,导致肺部感染。在进行椎管内麻醉(也就是俗称的半麻)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要保持去枕和平躺4-6个小时,这样才能防止术后出现头疼。
2.协助医护人员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麻醉术后,如果感觉自身出现不适症状,比如发热、心跳加速等问题,需要及时告知医生,但需要注意的是术后三天时间内,体温升高属于正常情况,基本在38°左右,三天后体温会逐渐恢复正常。这种情况称为术后反应热或者是吸收热,期间不需要过度紧张,只需要多喝水即可。也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比如冰敷、酒精擦拭等。
3.加强膳食管理
普通局麻患者在术前不需要禁食禁饮,术后可以吃东西;需要进行麻醉的手术,患者在做完手术后4-6个小时就可以吃东西了,最好是吃一些比较温热的食物,尽量不要吃生冷、油腻、刺激性的食物。腹部进行手术的患者,应该等肠道蠕动恢复,产生排气后,才能进食流质食物;胃肠手术的患者,首先要做的是胃肠减压,并且要在禁食的过程中,等患者停止胃肠道减压之后,再开始进食流质食物,之后再逐渐恢复到正常的饮食;做完大手术或者全麻术后,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短暂的消化能力下降,食欲不振,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这时候需要打点滴,情况比较严重的,还要插入胃管注入流食。
4.术后的伤口管理
注意避免活动,避免撕掉盖在创面上的绷带,避免直接接触或用清水冲洗,使创面保持干净、干燥。如果不慎将绷带沾到水或者污染纱布,要及时通知医师和护理人员更换,以免伤口发生感染和溃烂。如果患者的皮肤出现了肿胀、出血等症状,要立即告知医护人员,进行适当的治疗。
5.术后要早期活动
在得到医师许可的情况下,要尽量尽早下床,这对于提高呼吸深度、改善血液循环、恢复肠胃功能、改善胃口等都是非常有益的。并且可以很好的预防各种并发症,对于加快创面的恢复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如果是腹部手术,那么在术后2-3天就可以下床运动,避免出现腹胀、肠道粘连等情况。对于有痰液的患者,要经常翻身,用双手按住创口,帮助患者咳出痰液,以免发生肺炎。为了预防静脉栓塞,肥胖患者应该加强肢体的锻炼。
6.掌握拆线的最佳时间
手术后需要根据具体位置来确定伤口的拆线时间。一般手术均在5-7 d内拆除缝线;下腹部及会阴部手术应适当增加拆线时间;手术后7-9日,上腹部、胸部、背部和臀部拆除缝线;肢体骨折愈合后10~12 d拆线,关节周围部位以14天拆线为宜;全层植皮者在手术后12-14 d拆除缝线;高龄、体弱、贫血或合并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可适当的延长拆线时间。
7.其他注意事项
有些患者术后不适应卧床小便,或者由于腰麻导致排尿反应异常,导致无法排尿。故手术后需长期卧床的患者,在手术前要进行床上排尿训练。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帮助患者坐着、蹲着、站着小便,也可以通过腹部热敷、针灸等方式帮助患者排尿。若以上方法效果不佳,则在手术8-12 h内未排尿者,须留置尿管。手术后要时刻关注患者身上携带的各类导管的畅通,避免出现折叠、堵塞、脱落等情况。做完手术之后,人体的免疫力比较差,要做好保暖工作,避免着凉。做完手术的患者,需要在诊室里做一段短暂的休息,询问一下复诊、换药和拆线的具体情况和时间,然后准时到医院就诊。患者在出院后,如果出现切口开裂、出血或剧烈的疼痛,必须及时就医。
结语:麻醉术后注意事项至关重要,只有充分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才能保障疾病恢复和手术效果,避免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