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胸外科术后咳嗽、咳痰知多少
2024-04-09 18:06:55
作者:徐近
作者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胸外科手术是一种涉及胸腔内部结构的手术,如肺部、食管、纵隔等。由于手术过程中对肺部和呼吸道的操作,患者在术后常常会出现咳嗽和咳痰的症状。了解这些症状的原因、处理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1. 实施胸外科手术之后,产生咳嗽、咳痰的原因要知晓!!

胸外科术后咳嗽的原因较多,最为常见的因素是:手术后受到刺激,气管插管因素,麻醉药物残留,或者是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等因素。其中手术期间对肺部牵拉、挤压等操作则会使得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继而导致咳嗽反射发生;气管插管和麻醉药物残留也可能导致呼吸道敏感,使得咳嗽出现。另外,术后患者通常要进行卧床休息,相应的活动量减少,极易造成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以此加重咳嗽症状发生。

胸外科术后咳痰的原因,常见的则是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炎症反应、肺部感染等情况。具体则是:手术期间肺部和呼吸道受到刺激,会产生大量分泌物;同时炎症反应也可能导致呼吸道黏膜肿胀、充血,分泌物增多。若是术后护理工作不到位,会有发生肺部感染的可能,也会进一步的加重患者自身咳痰症状。

2. 术后如何有效咳嗽、咳痰呢?

主动咳嗽---高效术后恢复方法

在手术后的康复过程中,主动咳嗽被广大医生和患者公认为一种极为有效的恢复手段,不仅有助于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预防肺部感染,还能促进肺部功能的快速恢复。那么,如何进行主动咳嗽呢?具体为:术后苏醒后,需立即开始尝试主动咳嗽,为确保咳嗽的效果,应该采取坐位,深吸一口气,然后短暂地屏住呼吸,大约持续25秒左右,这样做可以让气体在肺内得到最大的分布,为接下来的咳嗽做好准备;随后患者需要关闭声门,进一步增加气道中的压力。当肺泡内压明显增加时,突然打开声门,这样高速的气流会使气道分泌物移动并逐渐排出,上述过程则可以简单地描述为:“吸→憋→喷出”三部分。

在咳嗽过程中,若是感受到伤口疼痛,需要用双手轻轻地按压伤口,以双手交叉环抱为主,若是有必要,需帮助患者双手按压保护伤口,但通常情况下是鼓励患者尽可能自己动手的,进一步加速康复进程。

对于咳嗽频率而言,则是在不影响休息前提下,每隔1-2小时便要实施有效咳嗽几次,最好是5-10次以上。注意:每次咳嗽的目的并不是非要咳出痰液,需将肺泡里的分泌物振动下来,随着一次次的咳嗽,分泌物则会逐步向外周移动,直至聚集到机体大气道,直至咳出方止。

被动刺激排痰法---学会技巧更加重要哦!

术后协助患者排痰是确保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的关键步骤,被动刺激排痰法作为一种常用的技术手段,下面进行介绍,但我们始终要认识到,能“自力更生”,就不要依赖“外力”!!

按压气管刺激法,属于简便易行的一种排痰方法,这一方法需要别人(家属或者专业人员)将双手拇指置于患者颈部气管两侧(唯结下),并施加适当压力,继而刺激气管引发咳嗽反射,帮助人们进行咳嗽、排痰,此方法适用于大多数需要排痰的人们,然而在实施期间,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控制力度,避免过度刺激导致患者不适。

吸痰管吸痰法,吸痰管吸痰法是通过使用吸痰管吸出上呼吸道内的痰液,从而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方法。在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吸痰的深度和频率。此外,吸痰管吸痰法还可以刺激患者的咳嗽反射,促使患者主动咳痰,这方法在应对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的患者时是更加有效滴。

环甲膜穿刺法,是相对专业排痰技术,具体操作是:于环甲膜部位要把生理盐水注入气管之中,以此刺激人们咳嗽;在穿刺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的发生,环甲膜穿刺法是更加适用痰液粘稠、咳嗽无力或者是意识不清患者之中,继而可以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内痰液。

雾化吸入排痰,其基本原理是将药物通过雾化器转化为微小的雾滴或微粒,这些微小的药物颗粒可以随着患者的呼吸进入呼吸道深处,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与传统的口服药物相比,雾化吸入具有更高的药物利用率和更快的疗效,因为它避免了药物在胃肠道的消化和代谢过程。在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中,支气管扩张剂主要用于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气流受限,常用的有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等;祛痰剂则主要通过促进呼吸道黏膜分泌物的排出,帮助清除痰液,常用的有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

支气管镜吸痰----排痰困境的最后手段

支气管镜吸痰,顾名思义,通过支气管镜把痰液从患者的呼吸道中吸出,我们必须要明确一点,这方法并非是万能的。通常支气管镜的直径至少在5mm以上,它只能到达气管、主支气管;对于更深层次的段支气管、亚股支气管以及各种末梢气管,支气管镜则无法触及,也就是说:即使支气管镜吸痰可以帮助清除部分痰液,但患者仍需依赖自身的咳嗽反射来排出剩余痰液。

支气管镜吸痰操作通常是在医院专业环境下进行的,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或护士进行操作,在操作之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评估,确定是否适合进行支气管镜吸痰,为保证操作的安全和效果,还会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如给予患者适当的镇静剂、局部麻醉等。虽然支气管镜吸痰操作在缓解排痰困难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任何医疗操作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支气管镜吸痰操作可能会引起呼吸道黏膜的损伤、出血等并发症。因此,在进行支气管镜吸痰操作时,医生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胸外科术后及时咳嗽、咳痰的意义

那么,术后正确地进行咳嗽、咳痰,以及为何它如此重要呢?即从术前的准备说起,戒烟是尤为关键的一步,因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肺部健康,导致术后咳嗽无力,无法有效排出痰液,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通常建议患者在术前至少戒烟两周以上,以减轻对肺部的损害,为术后的咳嗽做好准备;术前还需进行一系列锻炼,其中咳嗽练习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模拟咳嗽动作,以此能够提前熟悉和掌握正确的咳嗽技巧,这样在术后就能更加自如地进行咳嗽,避免因为咳嗽不当而引发疼痛或其他并发症。同时深呼吸练习和身体机能的锻炼也能帮助患者增强肺部功能,为术后的恢复打下坚实的基础。

术后的咳嗽也是需要技巧和耐心的。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咳嗽,术后的咳嗽需要更加谨慎和细致,需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正确的咳嗽姿势和技巧,避免因为咳嗽过于剧烈或频繁而引发疼痛或其他不适。同时,患者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坚持,因为术后咳嗽的恢复往往需要一段时间,不能急于求成。另外,术后患者应保持充足的休息,因为手术对身体的创伤需要时间来恢复。过度的劳累可能导致伤口愈合不良、免疫力下降等问题,还要避免长时间站立、剧烈运动等活动,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且家属和医护人员也应对患者的休息环境进行合理安排,如调整病房温度、光线等,使其更加舒适,还要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此措施对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至关重要。

保持病房内的空气流通也是减少感染风险的重要措施,良好通风能够降低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浓度,减少感染的机会。因而需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病房内的空气清新。同时患者和家属也应注意个人卫生,如勤洗手、戴口罩等,以减少感染的风险。在术后过程中,患者家属的角色也不可忽视,他们不仅要督促患者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咳嗽练习,还要给予患者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家属的鼓励和关心,往往能给予患者更大的信心和动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度过术后康复期。

总之,了解胸外科术后咳嗽、咳痰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和医护人员应共同努力,确保术后恢复顺利。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